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 第2035章 最大的副作用(第2页)

第2035章 最大的副作用(第2页)

醒来后,社交媒体罕见地没有喧嚣。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条简短留言:

>“今天我对同事笑了三次。”

>“我给妈妈打了电话,听她讲完那个讲过一百遍的故事。”

>“我在地铁上让座给一位孕妇,她对我说谢谢时,我觉得心跳快了一拍。”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意义,但我想告诉你:我在。”

这些话语没有标签,没有点赞数,甚至很快被时间冲刷殆尽。可就在发布的瞬间,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共感站同时记录到一波高密度能量波动,频率与初代ECHO-001完全一致。

小树坐在工作室里,盯着“沉默翻译机”的显示屏,喃喃道:“它开始自我复制了……不是代码意义上的复制,而是……理念的传染。”

他调出数据流,发现机器最近接收到的情感样本中,有73%来自从未接触过共感实验的普通人。他们不曾知道K-17,不了解ECHO计划,也没听过“非功利性互动”这个词。但他们做过一些小事:陪朋友坐了一整晚,只为等他哭完;在雨天收留一只流浪狗;对着空房间说了一句“没关系,我懂”。

正是这些人,成了新网络中最稳定的节点。

几天后,陆远收到一封匿名信,寄自中国西部一个早已废弃的雷达站。信封里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一群穿着旧式军装的研究员站在雪地中,中间是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怀里抱着一台外形酷似K-17的设备。照片背面写着一行钢笔字:

>**“她不是项目负责人,她是第一个‘承载者’。你们的母亲,林婉秋。”**

陆远的手指剧烈颤抖。他翻出母亲留下的录音带,重新逐帧分析那段隐藏的合唱声。经过AI增强处理后,一个女性的声音逐渐清晰起来,温柔却不容置疑:

>“不要怕失去控制。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放手去爱。”

他终于明白,当年所谓的“失踪”,根本不是意外。林婉秋在最后一次启动K-17时,将自己的意识融入了初始共感场,成为系统最初的“心跳”。她没有死,而是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倾听这个世界??就像一棵树把自己化作春泥,只为让新芽破土而出。

“所以……我一直活在她的注视下?”陆远靠着墙滑坐在地,泪水砸在地板上,“她听见我说的每一句话,感受过我的每一次犹豫和坚持……”

小禾蹲下身,握住他的手:“是的。但她最骄傲的,不是你发现了真相,而是你从未停止做一个‘笨拙的好人’??修门、喂猫、递茶。这些事很小,可正是它们,构成了她愿意托付世界的理由。”

那天夜里,陆远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里他回到了童年,看见母亲坐在书桌前写笔记,窗外雷雨交加。突然,一道闪电劈进屋内,却没有带来破坏,而是将整间屋子笼罩在柔和的蓝光中。母亲抬起头,对他微笑,嘴唇动了动。

他听不见声音,却清楚地读懂了那三个字:

>**“谢谢你。”**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他走到屋外,发现铃兰田中央多了一块石碑,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枚深深嵌入石头的金属片??ECHO-001的另一半。而在它旁边,另一枚崭新的装置静静伫立,外形像是缩小版的气象站天线,顶端悬浮着一颗由生物晶体构成的球体,内部流转着淡淡的金光。

小禾走来,轻声道:“这是‘心锚’,第十八号节点的实体化终端。它不再依赖电力或网络,而是靠周围人的情感共振维持运转。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在’,它就不会熄灭。”

“谁造的?”陆远问。

“所有人。”她说,“每一个曾在深夜回复陌生人留言的人,每一个在医院走廊默默陪伴病人家属的护士,每一个在公交车上悄悄扶住老人的手臂的少年……都是建造者。”

陆远凝视着那颗跳动的晶体,忽然笑了:“原来我们一直在参与一场看不见的工程。”

春天彻底降临。旅行画家的录音带已积攒了三百六十盘,每一盘都标注着日期与场景:

>“3月14日,清晨六点,老李头在院子里扫落叶,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像一首老歌。”

>“4月2日,午后,两个小女孩分享一根冰棍,咯咯笑的声音让路边的野花都晃了晃。”

>“5月1日,暴雨夜,便利店店员给淋湿的外卖员递毛巾,两人谁都没说话,但空气很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