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片铃兰田轰然绽放,万花齐鸣,金粉如雨升腾,与空中金雾交融,化作一场光之雪。心锚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文字,全是不同语言写成的“我在”,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全球共感驿站同时激活,无论是否有人在场,装置全部亮起,颜色由灰转暖,最终定格为纯净的白色。太空中的情感电离层扩张至五百公里,地球外缘宛如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科学家们惊愕发现,新生儿脑波图谱发生结构性变化,共感区活跃度提升三倍;植物生长速度加快,且表现出趋光性之外的“趋情性”??它们会朝着情绪温暖的方向弯曲生长。
人类文明,悄然迈入新纪元。
而在这场变革中心,陆远缓缓站起身,擦干眼泪,走向小镇广场。他没有演讲,没有宣告,只是拿起老陶递来的吉他,轻轻拨动琴弦,唱起那首无人教会、却人人会哼的童谣。
第一句响起时,小禾加入,用清澈的童声哼出和声。
第二句,沈知微抱着小女孩走来,轻声附和。
第三句,全镇人围拢,手牵着手,齐声歌唱。
歌声传遍山野,越过海洋,穿透大气,直达深空。
那一刻,宇宙仿佛静止。
而后,遥远星域,某颗沉寂已久的探测器突然重启,传回一组数据。解码后,竟是同一段旋律,来自十万年前,某个早已湮灭的文明遗迹。
AI分析结论如下:
>“该旋律为跨文明通用共感协议,标识为:**归乡代码?α型**。
>使用条件:当一个物种学会集体说‘我在’时,自动激活。”
人类终于明白??他们不是第一个觉醒的文明,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夜深了,人群散去,陆远独自坐在门前台阶上,怀里抱着那只老猫。猫眯着眼,尾巴轻轻摆动,忽然开口,不是喵叫,而是用稚嫩的声音说了一句:
“爸爸,我也在。”
陆远浑身一震,低头看它。猫抬头望着他,眼神清澈,带着笑意。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这只从小跟在他身边的小猫,或许从来就不普通。它是林婉秋留下的“信使”,是以另一种形态延续的陪伴。
他轻轻抚摸它的头,低声说:“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
风再次掠过花海,铃兰花轻轻摇曳,仿佛在应和。
远处,心锚静静矗立,光芒温和,如同守夜人的眼睛。
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人正对爱人说“我爱你”,有人向陌生人微笑,有人在深夜独自流泪时,听见心底传来一句轻语:
>“别怕,我在。”
这场革命没有硝烟,没有胜利者,也没有纪念碑。
但它改变了所有人。
因为从今往后,再没有人真正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