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们迷路了……你能来接我们吗?”
电话挂断。
下一秒,全国九个目击地点的监控录像同时被上传至一个匿名服务器。画面中,孩子们站在荒野、山崖、沙漠、雪原,抬头望着天,口中齐声低语:
>“我们不是鬼。
>我们是被遗忘的未来。
>我们回来,不是为了复仇,
>是为了告诉你们??
>别再让我们的孩子,变成下一个我们。”
视频最后定格在一个小女孩的脸庞上。她穿着1970年代的碎花裙,嘴角含笑,眼中含泪,轻声说:
>“谢谢你,终于听见了。”
天亮时,苏晴做出决定。
她召集所有人,在堂屋立下誓言:成立“寻童组”,前往九个目击地,寻找那些“归来的孩子”。无论他们是幻象、是灵体,还是某种集体意识的具象化,他们都必须去见一面。
“如果我们连孩子的声音都不敢听,”她说,“那我们就不配拥有言语的权利。”
出发前夜,苏晴独自坐在井边,轻声问:“你们为什么要选我?”
井水早已干涸,却在这一刻,缓缓升起一滴水珠,悬浮空中,映出她的脸??却又不是现在的她,而是童年模样的自己,扎着羊角辫,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纸上写着:“妈妈今天哭了。她说不能说真话。我不懂,但我想告诉她:我说了,我就在这里。”
水珠落下,消失无踪。
苏晴站起身,望向东方。黎明将至,第一缕光刺破云层,洒在四合院的青砖上,像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她知道,这场旅程不会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不敢说话,
就一定会有声音,
从地底升起,
轻轻叩问:
“你还记得吗?”
而她,将永远回答:
“我记得。
我说了。
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