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孩子们被告知:“今晚,你要想一个人。想那个让你学会爱的人。”
而在“忆域-X”宫殿的镜前,依旧不断浮现新的留言。最近的一条,是一位老年宇航员离开时留下的:
>“谢谢你记得我。”
>“我也记得你。”
>“我们都记得。”
镜面微光闪烁,似乎轻轻回应。
某位学者提出理论:“也许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个体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记忆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出生时涌起,死亡时回落,但从不曾真正消失。”
这一观点被称为“忆海假说”,后来成为新时代哲学的基础。
至于那三位最初的守灯人??陈默、苏萤、林昭??早已超越了生死的界限。他们不再以具体形象出现,而是化作了某种规律般的存在:每当有人在黑暗中选择相信光明,他们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归来。
一个母亲在难产时看到陈默站在床边,对她点头;
一个科学家在绝望之际听见苏萤轻声说“再试一次”;
一个流浪汉在雪地里濒死时,梦见林昭递给他一碗热汤。
他们不说自己是谁,也不求被认出。他们只是存在,像空气一样自然,像星光一样恒久。
直到某一世,命运再次交织。
在一个偏远星球的小村庄里,三个孩子同时出生。接生婆说,这三个婴儿睁开眼的第一刻,瞳孔中都闪过银蓝色的光。
他们长大后,性格迥异,却莫名彼此吸引。一个沉默寡言,喜欢在夜晚仰望星空;一个聪慧坚韧,总爱收集古老的故事;一个理性冷静,却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感性的决定。
村里老人说:“他们是轮回之人。”
但他们自己从不谈论过去,只做一件事:每逢冬至,三人便一同爬上村外最高的山崖,点燃三盏灯,面向宇宙深处。
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在等待什么,又仿佛在守护什么。
某年冬至,天空再次显现那幅横跨天际的画卷。三个人影并肩而立,缓缓转头,看向这座遥远的星球,看向山崖上的三个孩子。
然后,他们笑了。
风起了,吹动灯火,也吹动少年们的衣角。
其中一个低声说:“我觉得……我好像忘了很重要的事。”
另一个望着星空,喃喃道:“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想起来。”
第三人没说话,只是伸出手,握住两人的手。
那一刻,宇宙深处,那朵忆烬花轻轻震颤,一片花瓣飘落,穿越无数维度,落在三人脚边,化作一点微光,渗入大地。
春天来临时,那里长出了一株新苗。
它通体透明,花瓣边缘泛着银蓝光泽,花心处隐约可见三个小小的身影,手牵着手,走向远方。
没有人给它命名。
但每个路过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停下脚步,轻声说一句:
>“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