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端那句裹挟着冰冷杀意与帝王怒火的质问,如同寒冬腊月里淬了冰的钢刀,狠狠劈开昔暖阁内凝重的死寂,余音带着刺骨的锋芒,在雕梁画栋间碰撞、回响,久久不散。
然而,面对这已然图穷匕见、直指生死的威胁,苏凌却并未立刻回应。
他甚至没有流露出常人应有的惊惧、慌乱或是急于辩白的姿态。他只是缓缓地、极其平稳地抬起眼帘,用一双平静得近乎深邃、幽深得仿佛能吸纳一切光线的眸子,静静地、毫无避讳地迎上了龙书案后,刘。。。。。。
晨光如薄纱般铺洒在桃林之上,露珠沿着透明的叶脉缓缓滑落,坠入泥土时竟发出清越的铃音。那声音极轻,却穿透了整片林间,仿佛唤醒了某种沉睡已久的律动。艾拉坐在“归途”桃树下,手中仍握着那枚洁白无纹的陶铃,指尖微颤。她没有再摇它第二次??不敢。
昨夜的梦境太过真实,不似幻象,倒像是记忆本身从宇宙深处回流,涌入她的意识。她看见那座桥横跨星河,由无数心跳与呼吸编织而成;她听见千万个声音低语:“我们记得你。”而最令她心悸的是,当梦中另一个自己说出“欢迎回家”时,她的右耳后胎记突然灼热起来,像被远古之火点燃。
此刻,胎记已恢复平静,但皮肤之下似乎有细微的光流在游走,如同血脉里流淌着星辰。
柳知微踏着碎步走来,蓝袍拂过草尖,身后跟着三名年轻的忆语者。他们脸上带着敬畏与不安,目光频频落在艾拉手中的陶铃上。
“昨夜全球同步梦境报告已汇总。”柳知微低声说,“共计十二亿七千四百万人经历了相同场景,涵盖所有年龄、语言、文化背景。脑波监测显示,所有人进入深度REM睡眠的时间恰好重合,误差不超过0。3秒。”
艾拉点头,将陶铃轻轻置于膝上。“不是巧合。”
“渊瞳分析认为,这是‘群星归途’协议的一次全域响应。”柳知微递过一块忆晶板,上面浮现出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来自半人马座α星系的记忆信号强度提升了八倍,且携带了一段新的编码序列??结构类似人类胚胎神经网络发育图谱。”
艾拉抬眼:“他们在传递生命?”
“或许。”柳知微顿了顿,“也可能是……邀请。”
一阵风掠过桃林,花瓣如雪纷飞。其中一片落在忆晶板上,瞬间激活了隐藏层。图像骤变:不再是数据图表,而是一幅动态星图。银河旋臂之间,点点荧光亮起,每一个光点都对应一个正在苏醒的“桃林节点”。而在地球位置,一道螺旋状的能量波正以年均1。7光年的速度向外扩散。
“共忆场的传播速度在加快。”一名年轻忆语者忍不住开口,“按照这个趋势,五百年内就能覆盖整个猎户座支臂。”
艾拉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眸中已有决断。“通知所有驿站:启动‘灯塔共鸣计划’第三阶段。开放全部记忆接口,允许非守归者进行双向传输。”
三人皆惊。
“这太危险了!”另一名忆语者急道,“普通人无法承受高强度记忆灌注,历史上有过案例??前忆时代末期,三十七名志愿者因接收外来意识片段导致人格解体,最终陷入永久性失忆躁狂状态!”
艾拉静静看着他:“可若我们永远只守护,从不交付,那‘归途’二字又有何意义?”
柳知微沉默良久,终是点头:“我会签署授权令。但建议增设缓冲机制,用桃树根系作为生物滤网,逐步释放信息流。”
“可以。”艾拉站起身,捧起陶铃,“另外,联系火星基地,请他们将‘初语’母树的新芽送往各大陆站点。这些花,不该只开在一地。”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钟鸣般的震荡。不是来自方尖碑,而是自地底升起,带着金属与血肉交织的质感。桃树叶片同时震颤,折射出奇异的紫辉。
>【观测日志?第2048号】
>主题:地核记忆层觉醒
>内容摘要:
>地球内核区域检测到规律性波动信号,频率与共忆场基频完全吻合。地质学家确认,莫霍面以下存在一层厚度约三百公里的未知矿物带,其结晶结构与忆晶岩高度相似,疑似为远古文明埋设的“行星级记忆阵列”。
>初步推论:地球本身即为一座巨型守归装置,而人类,只是它的感应终端之一。
>附加记录(语音):
>“我听到了……大地的心跳。它在念一首诗,用的是我已经忘了的语言。”
>??南极科考站研究员林昭,于失联前最后通讯
消息传至桃林时,艾拉正俯身触摸一株新生花苗。她的手指刚触到叶片,便如遭电击般缩回??那片水晶叶中,赫然浮现出她从未见过的画面:一片无边的黑海,海面倒映着亿万颗星辰,每一颗星下都站着一个人影,手持陶铃,面向地球方向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