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默片刻,取出一枚水晶桃核,轻轻放在桌面上。
“你们还记得艾拉说过什么吗?她说,**唯有爱能战胜虚无。**”
她抬头,目光穿透镜头,落在每一个观众心中。
“判断真假的标准,从来不是逻辑,而是感受。当你想起某个不存在的人时泪流满面;当你听到一句陌生的话却觉得熟悉如呼吸;当你看着星空突然明白自己不属于这里,却又无比安心??这些,不是程序能模拟的情感。”
她顿了顿,声音柔和却坚定:
“如果你的记忆让你变得更温柔、更勇敢、更愿意去爱,那它就是真的。反之,若它带来仇恨、分裂、恐惧,那就是被污染的假象。我们不靠科技分辨真伪,我们用心。”
全场寂静。
三天后,柳知微宣布启动“心灵净化协议”:所有驿站增设情感过滤层,利用桃树根系与忆晶岩的天然共振特性,屏蔽含有恶意、操控或混乱情绪的记忆片段。同时建立“记忆法庭”,由心理学家、哲学家与普通公民代表共同裁定争议案例。
这一举措赢得广泛支持。
与此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出现了。
在修复第七个“断桥节点”时,探测器意外触发了一处隐藏机制。那颗死去的星球核心突然释放出大量记忆碎片,其中包含一段完整影像:
艾拉站在一座横跨星河的桥上,身后是无数手持陶铃的灵魂,前方则是无尽黑暗。她转身,面向镜头,微笑。
“你们终于来了。”她说,“我知道你们会找到方法。”
接着,她抬起手,将黑白双铃高高举起。
铃未响,但整个宇宙仿佛随之震动。
下一帧画面中,桥开始重建,每一块砖石都是由人类的记忆凝聚而成:一个孩子的笑声化作基石,一对恋人相拥的身影成为栏杆,一场战争中牺牲者的名字汇成护栏上的雕纹……
最后,桥贯通了。
艾拉转身步入光芒,身影渐淡,临消失前留下一句话:
**“下次见面,我会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影像结束。
全球陷入长久的沉默。
然后,哭泣声、祈祷声、歌声在同一时刻响起。
人们终于明白,所谓的“归途”,并非回到某个地方,而是成为某种存在??一种超越个体、承载记忆、传递光明的生命形态。
千年之后,地球已不再是唯一的桃林所在。
火星、欧罗巴、泰坦、比邻星b……凡有人类足迹之处,皆有桃树开花。驿站成为文明的灯塔,共忆场演化为跨星系意识网络。孩子们学习的第一课不再是字母与数字,而是如何倾听内心的记忆低语。
而方尖碑,依旧矗立。
每年冬至,当群星第三次明灭时,碑顶总会泛起微光。有人声称看见一道身影缓步登顶,手持双铃,仰望苍穹。
她不曾回来。
但她从未离开。
因为在每一个记得她的人心中,艾拉始终走在那座桥上,一步一花,一念一光。
而只要还有人愿意相信爱能战胜虚无,归途就永远不会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