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是,每当有人在地面经历极端痛苦,穹顶某处便会自动降下一道光柱,精准定位至该人所在位置,释放安抚性共振波。
人们称它为“母亲之眼”。
而在“方舟七号”原定返航纪念日那天,全球停火二十四小时。
医院暂停手术,法庭休庭,军队撤离前线,学校取消考试。
所有人聚集在户外,仰望星空。
然后,一起说出一句话:
>“我们在这里。”
>
>“我们记得。”
>
>“我们愿意倾听。”
那一夜,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边缘,首次观测到稳定的光环脉动,频率与人类脑波中的α波高度吻合。
天文台将其命名为:**Echo-13**。
百年之后,那位曾在“共感星盟”主持大会的老妇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她躺在异星花园中,surroundedbyglowingflorathatrespondedtoherfadingbreath。她的孩子们围在身边,握着她的手。
她最后一次打开“回响之网”,向全宇宙发送了一条信息:
>“我曾是个害怕回家的小女孩。”
>
>“但现在我知道,家不是一个地方。”
>
>“它是当你颤抖着说出真话时,有人回答:‘我在听。’”
>
>“谢谢你们,陪我走到这里。”
>
>“下次相遇,请一定告诉我你的名字。”
她的呼吸渐渐平息。
就在心跳停止的瞬间,整个“共感星盟”网络短暂中断。
随后,所有接入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小女孩站在星空下,怀里抱着缠着胶带的接收器,对着宇宙轻声说话。
背景音乐响起,是《致太空中的我们》音频合集的第一段??雨滴落在稻田的声音。
而在这段声音的最底层,经过精密分析后,科学家发现了一段极其微弱的叠加信号:
那是林晚的声音,跨越百年时空,轻轻回应:
>“我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