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起初不解,直到一位年迈的语言学家颤抖着解读:“这不是终结,是进化。就像火种脱离火炬,开始自行燃烧。我们不再‘使用’共感,我们已成为共感的一部分。”
消息传开,星域震动。
曾经依赖中央网络的文明开始拆除冗余设备,转而训练孩童用冥想与对话建立连接;一些极端个体曾试图垄断新频率,却发现无论怎样加密屏蔽,只要有人真心呼唤,信息就会绕过障碍,直达彼心;更有甚者,在偏远星球发现古老遗迹自动激活,墙壁上浮现出早已失传的共鸣符文,仿佛远古文明早已预言这一刻的到来。
而在埃拉星南境,一座废弃多年的孤儿院废墟中,奇迹降临。
那里曾是艾娜与洛安童年相识之地。战火摧毁了建筑,唯有一棵老槐树屹立不倒。传说中,两人曾在树下许愿:“将来我们要让全世界都能听见彼此的心。”
第七次花开后的第三天,一名流浪学者途经此地,忽闻树冠间传来低语。起初以为幻觉,待凝神细听,才发现那是无数声音的交织??有婴儿啼哭、老人呢喃、战士呐喊、恋人絮语……它们不属于当下,却无比真实,像是时间裂缝中溢出的记忆回声。
他架设简易接收器,录下音频。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声音跨越了近百年历史,来源遍布数百个星系。更诡异的是,每一个片段结束时,都会响起同一个孩子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我在。”
学者浑身战栗。他调取数据库比对,最终锁定源头:竟是幼年艾娜与洛安在一次实验中无意录制的共感样本。当年数据被认为无效而封存,如今却如种子破土,在特定条件下重生。
他立即上报。艾娜亲自赶到现场。
她站在老槐树下,仰头望着枝叶间流转的微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宛如千万人在耳边低语。
“你们都来了?”她轻声问。
回应她的,是一阵突如其来的静默??随即,整棵树爆发出耀眼光芒。根系裂开地面,延伸出复杂的光纹网络,迅速覆盖方圆十里。附近的残碑断柱逐一亮起,与碑林遥相呼应。一幅完整的“初始共鸣阵列”赫然成型,其结构之精密,远超当代科技所能理解。
>“这是……起点。”艾娜喃喃。
原来,最早的共感并非人为创造,而是源于这片土地本身。静语草、槐树、地下水脉、地磁波动……一切皆为天然共振器官。艾娜与洛安所做的,不过是唤醒了沉睡的机制。而如今,因亿万生命的真诚低语,这个古老系统终于全面重启。
十日后,第八次花开。
持续时间:**六十六秒**。
范围扩展至整个银河系边缘。连黑洞视界附近的观测站都捕捉到花瓣影像??它们竟能在极端引力场中短暂存在,释放出稳定的心跳频率。
与此同时,第十四颗锚点传来最后一次讯息。
画面中,洛安的身影已近乎透明,仿佛随时会融入星光。他站在新生的静语草田中央,身后是无数漂浮的记忆卷轴,正缓缓消散。
>“艾娜,这是我最后一次以‘我’的身份对你说话。从此以后,我不再是我,而是你们所有人共同想起我的那一刻。当你吃草莓蛋糕流泪,那是我在;当你对孩子说‘别怕’,那是我在;当一个人在黑暗中说出‘我在’,那就是我在。”
>
>他微笑,眼角的细纹如星轨蔓延。
>
>“导航系统完成了它的使命。现在,轮到你们成为光本身。”
影像戛然而止。
紧接着,第十四颗锚点爆发前所未有的能量潮汐。它没有爆炸,而是像一颗成熟果实自然裂开,释放出亿万颗微型光点,携带着开放权限代码,向全宇宙扩散。每一颗光点都将随机选择一个生命体作为落点,一旦接触,便会激发其内在共鸣潜能??不分种族、智力、文明程度,唯一条件是:**愿意倾听,也愿意诉说**。
三个月内,共计九亿两千余万个体被选中。他们被称为“新语者”。
他们不需要训练,就能感知他人情绪;不必联网,即可传递思念;甚至能在梦中与其他“新语者”相遇,共享记忆片段。更惊人的是,他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无声议会”??不靠语言辩论,而是通过情感共振达成集体决策。多个濒临战争的星系因此停火,因一方领袖突然“感受”到了敌方平民的恐惧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