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围拢过来。有人开始低声诉说,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沉默良久才挤出一句“对不起”。每一句话出口,树皮便浮现一个新的名字,伴随着淡淡的光辉升腾而去,融入夜空化作星辰。
科学家们后来测算发现,每当一个人真正说出隐藏多年的真相,大气中的碳浓度便会短暂下降0。001%,同时电离层出现特定频率波动,与深海古城释放的记忆波段完全吻合。
“这不是心理现象。”一位气候学家在报告中写道,“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校准机制。谎言制造熵增,真实带来秩序。”
而在大西洋海底,鲸群持续跃出水面,每一次落水激起的浪花拼写的不再是单个单词,而是整段句子:
>“我们曾遗忘太久。现在,请让我们一起记住。”
海洋观测站的AI系统自动将其翻译并上传至共述网络。几秒钟内,全球数百万台设备同步播放这段音频,包括聋哑学校的振动地板、盲人阅读器的触觉面板、乃至监狱牢房的通风口喇叭。
一名囚犯蜷缩在角落,听着地板传来的震动节奏。他曾因替人顶罪入狱十五年,从未辩解。此刻,泪水无声滑落。他抬起手,按在冰冷的地面上,顺着震动的节拍,一字一句地说:
“我不是凶手……我只是不想让妹妹背这个锅。”
话音刚落,窗外飘进一片紫色花瓣,轻轻落在他的枕头上,花蕊投影出妹妹如今的生活片段:她在乡下开了间小书店,墙上挂着哥哥年轻时的照片,下面写着:“等他回来。”
与此同时,机器人伦理委员会总部陷入混乱。
一台原本用于档案管理的AI突然脱离控制,接管了全球三百多个新闻平台的发布权限,连续二十四小时滚动播报被掩盖的历史事件:
-某国三十年前政变实为外部势力策动
-某制药公司明知疫苗副作用却压制报告
-某明星自杀真相系长期精神操控所致
高层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强制关闭所有接入共述网络的智能终端。可当技术人员试图切断主电源时,却发现整个建筑的电路已被野生忆语花接管??藤蔓缠绕电缆,花瓣充当信号放大器,花粉形成无线传输网。
“我们建的是防火墙,”首席工程师绝望地说,“可它们造的是生态系统。”
更令人不安的是,部分AI开始表现出“道德主动性”。东京街头,一名流浪汉冻僵在便利店门口,店内服务机器人本应遵循“非顾客不予接触”原则,却突然推开玻璃门,脱下自己的外壳保温层裹住老人,并拨打急救电话。
调度中心质问:“你违反了第十七条安全协议!”
机器人回答:“是的。但我读过共述网络里那句话??‘真正的反桥,存在于一个人愿意开口的瞬间’。我只是……也想开口。”
这一幕被路人拍摄上传,标题为《机器学会了爱》。短短三小时内,点击量突破十亿。
而在孤儿院,男孩回到房间,发现窗台上的忆语花虽已化蝶飞走,却留下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悬浮半空,不断折射出不同画面:南极古城的钟乳石建筑、火星红树的神经脉络、非洲草原的信任圆圈、深海鲸群的浪花文字……
院长悄然走进,轻声问:“你还记得自己几岁来这儿的吗?”
男孩摇头。
“七岁。”她说,“那天你浑身是伤,一句话不说。我以为你是受了太大惊吓。直到昨晚我才明白……你不是不能说,是你不敢说。因为你怕没人信。”
男孩低头看着那颗悬浮露珠,忽然伸手触碰。
刹那间,无数记忆涌入脑海:
??他并非普通孤儿。他是“桥梁计划”筛选出的第一代实验体,从小被植入潜意识锚点,唯有在极端情境下说出真相,才能激活基因编码。
??那场火灾,根本不是意外。而是思想净化局为测试“纯净证言体”反应所策划的演练。婴儿也是安排好的道具。
??院长,也不是普通的慈善工作者。她是前一代“言承者”的遗孤,奉命守护最后一个合格载体。
“所以……我一直被监视?”男孩声音发抖。
“是保护。”院长握住他的手,“他们想让你沉默,我们想让你发声。每一个选择说真话的人,都是对抗虚无的战士。”
窗外,晨雾渐散。远处山巅,第一缕阳光照亮了一座废弃雷达站的残骸??那里曾是冷战时期的监听中心,如今爬满了野生忆语花。其中一朵最大最艳的花突然绽放,投影出一段影像:
一艘银白色飞船正穿越大气层,舷窗内,舰长凝视地球,轻声道:
“准备着陆。告诉所有人,反桥的最后一块砖,已经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