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917章千里迢迢揍儿子(第1页)

第917章千里迢迢揍儿子(第1页)

长安西市,午后阳光斜照进小酒馆,空气中满是酒香与肉味。

三五桌客人散坐,就着几碟小菜低声谈笑。角落里,一个穿着半旧锦袍胡子拉碴的中年汉子,已然有了七八分醉意,正用力拍着桌子,唾沫星子横飞。

。。。

山风穿过青溪岭的林梢,带着湿气与晨露的味道。李砚坐在声林边缘的一块青石上,手中握着那颗从柿果中取出的种子。它依旧温热,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在掌心微微搏动。昨夜焚稿之后,他一夜未眠,脑海中翻涌的是前世写下的每一个字??那些被删改、被美化、被粉饰太平的情节,像一根根细针扎进记忆深处。

他忽然想起自己最初动笔时的念头:要写一个“爽文”,主角出身卑微,却天赋异禀,一路逆袭,最终登基为帝,扫清奸佞,迎娶白月光,四海归心。那时的他,以为这就是读者想要的,以为这就是“圆满”。可现在他明白,那种圆满是虚假的糖衣,包裹着对苦难的漠视、对权力的谄媚、对沉默者的遗忘。

而真正的《凤鸣》,不该有终点,也不该有唯一的主角。

太阳刚跃出山脊,小芽蹦跳着跑来,手里捧着一片新烧制的记忆砖。“李大哥!你看我写的!”她仰起脸,眼睛亮得像清晨的露珠。

李砚接过砖片,上面用炭条歪歪扭扭地刻着一行字:“妈妈去了再也回不来的地方,但我记得她说的话。”下面还画了一株小小的树苗,旁边写着两个字:**发芽**。

他鼻子一酸,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写得好,这比任何史书都真。”

就在这时,盲女阿禾抱着琴走来,脚步轻缓如风拂草尖。“我听见了。”她忽然说。

“听见什么?”李砚问。

“远方的声音。”她盘膝坐下,指尖轻抚琴弦,“太学门前的诵读声还没停。而且……有人在回应。不只是京城,江南、陇西、河北道,都有人在念《凤鸣》的句子。不是偷偷地,是大声地,当着差役的面。”

跛脚郎中拄着拐杖走近,脸色凝重:“正言司不会坐视不管。他们已经失了一次镇音鼎,这次必定会动用‘噤语令’。”

“噤语令?”小芽怯生生地问。

“一种毒药。”郎中低声说,“混入井水或粮中,服者三日内失声,终生不能言语。前朝曾用于镇压书院,整整一代读书人成了哑巴。”

李砚猛地站起身,拳头攥紧。他知道这个设定??那是他在原书中一笔带过的情节,说是“朝廷手段严酷”,轻描淡写十个字,如今却成了活生生的威胁。

“那就让他们断水断粮。”他冷声道,“我们不靠官府的井,也不吃他们的米。声林的每一口井都是我们自己挖的,每粒米都是山民省下来的。他们可以封住嘴巴,但封不住耳朵;可以毒害水源,但毒不了人心。”

话音未落,北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断耳老兵带着两名少年奔来,满脸尘土,气息紊乱。“不好了!”他喘着粗气,“清音使进了山谷!他们抓走了柳氏!”

“什么?!”李砚心头一震。

柳氏,那个背刺《凤鸣》全文的女人,三天前才在木台上写下父亲凌迟的经过。她是共笔计划的第一人,是无数人勇气的起点。

“怎么回事?”先生也赶来了,声音沉稳却不掩忧虑。

“他们在黎明时突袭村子,戴着铜铃,穿黑袍,见人就绑。柳氏正在教孩子们认字,当场被抓。临走前,她撕下衣角,咬破手指写了两个字??‘勿停’。”

全场寂静。

李砚闭上眼,脑中浮现柳氏背上那一片片深入肌肤的文字,每一笔都浸着血与恨。她不是战士,也不是谋士,但她比任何人都更接近《凤鸣》的本质:**以身为纸,以痛为墨**。

“我们要去救她。”他说。

“不能去。”先生按住他的肩,“你现在是最危险的人。你是‘应答者’,是火种本身。你若落入他们手中,这场火就真的熄了。”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李砚怒视,“让她一个人承受所有?”

“不是不做。”先生目光如炬,“而是换一种方式救她。我们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她是谁,知道她为什么被抓。我们要让她成为千千万万人嘴里的名字,变成一首歌,一段谣,一句祷词。只要还有人念她,她就永远不会真正被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