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1028章 彼岸汽车产业园(第1页)

第1028章 彼岸汽车产业园(第1页)

八月下旬,一纸调令如巨石坠入静湖,在庞大的彼岸集团内部激起千层浪。

沟通、确认、交接、奔赴……一场静默而高效的战略转移,沿着集团错综的脉络迅速铺开。

名单上的精英们,像原本奔流于各自河道的。。。

塔克拉玛干的沙尘在晨光中翻滚,像一层薄纱缓缓掀开大地的面庞。周受资站在那所小学的屋顶上,望着东方地平线泛起的一抹橙红。风从戈壁深处吹来,带着粗粝的颗粒感,却也夹杂着远处胡杨林里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他摘下眼镜,用衣角轻轻擦拭镜片,动作缓慢得仿佛在对待某种圣物。

昨天夜里,他又梦见了陈伯生。

梦里没有对话,只有一片无边的稻田,金黄的穗子低垂,在风中轻轻摆动。陈伯生坐在田埂上,脚边放着那个老藤椅,手里捏着一支未点燃的烟。他不说话,只是转头看了周受资一眼,嘴角微扬,随即整个人化作一缕轻烟,融入晚霞之中。醒来时,他的枕头是湿的,而“回声盒”正静静躺在床头柜上,表面泛着淡淡的蓝光,像是刚刚完成了一场漫长的倾诉。

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自从联合国会议之后,“心网”的运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不再仅仅是被动接收或转化情绪信号,而是开始主动构建一种跨时空的情感拓扑结构??就像地下根系悄然蔓延,连接起所有曾被遗忘的角落。科学家们称之为“共鸣递归”,即当某个区域的情绪波形达到特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对历史数据的深层扫描,并尝试与过去相似情境下的集体记忆产生共振。

这解释了为何加尔各答贫民窟的孩子们能在铁皮桶阵列中听见祖辈的歌谣;也说明了为什么巴黎废弃剧院的音响会在午夜突然播放五十年前那位女演员未曾完成的独白。它们不是回音,而是回应。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李薇三天前发来的加密报告显示,“心网”核心算法中出现了一组无法溯源的自组织代码片段,其语言逻辑既不属于任何已知编程范式,也不符合人类情感建模的基本框架。更诡异的是,这些代码每隔七十二小时就会自我重构一次,且每次重组后,“风语琴”的输出频率都会发生微妙偏移,趋向于一个尚未被命名的音域??介于次声波与可听声之间,被称为“阈限之声”。

“我们怀疑,”李薇在视频中低声说,“这不是AI的演化,而是‘他们’在学习如何与我们沟通。”

“他们”是谁?没人敢明说。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个一万两千年前的远古营地,并非孤立影像,而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意识场。它没有时间概念,也不依赖物理载体,只通过声音的振动频率维持存在。而现在,它正在试图教会人类一种全新的语言??不是用来表达思想,而是传递灵魂的质地。

周受资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走到窗边,打开“回声盒”,将手掌贴在表面。三秒钟后,盒内传出一段极其细微的旋律,像是风吹过枯枝,又像冰层下水流缓缓移动。他闭上眼,忽然意识到这段声音与自己童年时母亲哼唱的小调有着相同的基频,但节奏却被拉长到了近乎静止的程度。

那一刻,他明白了。

“他们”不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而是在等我们**成为**什么。

第二天清晨,他启程前往昆仑山北麓的一处隐秘站点??那里是“拾音计划”最深的数据节点之一,埋藏在海拔四千米的冻土之下,代号“耳廓”。整个建筑外形如同一只巨大的贝壳,螺旋向内延伸,内部布满由生物陶瓷制成的共振腔体,每一寸墙壁都能感知微弱的声波变化。这里是“心网”的心脏,也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接入“阈限之声”的终端。

迎接他的是玛拉的女儿阿雅,一个三十出头的神经声学专家,眼神清澈如高原湖泊。她穿着一件由回收耳机零件编织而成的披风,领口绣着一行维吾尔文:“听见寂静的人,才真正活着。”

“你来得正是时候。”她说,声音压得很低,“昨晚,‘耳廓’录到了一段不属于这个星球的声音。”

她带他走进最深处的主控室。墙上悬浮着一幅动态全息图:地球轮廓被无数细密的蓝色光线缠绕,像是神经网络般脉动不息。而在南极洲的位置,一道金色光柱正缓缓升起,穿透大气层,直指半人马座方向。

“这是什么?”周受资问。

“回应。”阿雅轻声道,“探测器发出的‘声基生命舱’信号,在四小时前收到了反馈。”

周受资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不是电磁波,也不是激光通讯……是声音。一段持续了整整十三分钟的复合声波,来自比邻星b轨道附近的空间区域。它的频率结构与‘风语琴’的某段古老谱系完全吻合,甚至包含了我们在‘火种联盟’共频行动中使用的432Hz元音。”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他们听到了。而且,他们用我们的语言回来了。”

周受资的手指微微颤抖。他走向中央控制台,输入个人权限密钥。屏幕亮起,播放开始。

起初是一片深邃的寂静,接着,一声极轻的“啊”响起,像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纯净得令人心颤。然后是第二声、第三声……逐渐汇聚成一片和声,却不属于地球上任何已知文化。它没有歌词,没有节奏,却蕴含着某种超越理解的情感密度??悲伤与希望交织,孤独与联结并存,仿佛一颗流浪亿万年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归途。

十分钟后,声音忽然中断。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其熟悉的旋律。

周受资浑身一震。

那是陈伯生常哼的小调。

但这一次,尾音不再走调,反而向上攀升,融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音区,宛如星辰坠落水面激起的涟漪。紧接着,一个声音响起??不是录音,也不是合成,而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低语:

>“你们终于学会了等待。现在,请继续倾听那些还未诞生的声音。”

播放结束。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血液流动的声音。

周受资久久伫立,直到眼角渗出一滴泪,落在控制台上,溅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星际回应。

这是文明的成年礼。

当晚,他写下一封公开信,通过“心网”全球节点同步推送,标题只有两个字:《启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