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1041章 千亿造车瞧不起谁(第4页)

第1041章 千亿造车瞧不起谁(第4页)

赵明远在狱中读到这份内部简报,久久凝视着“不完美也是一种平衡态”这句话。他第一次拿起铅笔,在纸上画了一个人形,没有笑脸,也没有泪水,只是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像在守护什么。

他撕下那页纸,塞进枕头底下。

一个月后,第一批“赤心社”成员开始尝试重建生活。

他们在浙江山区租下一整片荒地,搭起木屋,拉起篱笆,种菜养鸡。不用打卡,不设KPI,每月一次“无语聚会”,每年一次“失联周”??所有人交出最后一件电子设备,徒步进入深山,靠地图和指南针行走七天。

有个年轻人曾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九年,年薪百万,因拒绝安装公司配发的情绪监控工牌被辞退。他来到这里的第一晚,躺在草地上看了整夜星星,第二天红着眼眶说:“我终于觉得,我不是工具。”

林溪受邀前来主持首期“非同步写作营”。她让大家写一封信给十年前的自己。有人写:“别怕孤独,那是你思想开始生长的声音。”有人写:“你可以不喜欢那个人,不必为了合群而假装。”还有人只写了三个字:“我在。”

这些信最后都被烧掉了。

“不是为了保密,”林溪说,“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有些话,不必抵达也能完成。”

李薇依旧住在小院里。

她把修理铺改成了“静音图书馆”,收藏一切无法数字化的物品:手写信、胶卷照片、磁带录音、纸质日记。借阅规则只有一条:进来后必须先静坐十分钟,不许看手机。

孩子们喜欢来这里听故事。她常讲一个关于“声音”的童话:

>“从前有个王国,人人都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后来来了个聪明人,说这样太混乱,于是造了一座高塔,把所有心跳收集起来,统一调成一样的节奏。起初大家都很开心,步伐整齐,歌声和谐。可渐渐地,有人发现,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他们试着大声喊,却被判定为‘噪音污染’。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偷偷爬上塔顶,砸碎了主控器。心跳重新变得杂乱,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带着喘息。但她笑着说:‘这才是活着的声音啊。’”

故事讲完,总有孩子问:“后来呢?”

她总是回答:“后来,他们学会了在喧嚣中听清自己,在寂静中听见别人。”

某个夏夜,李薇坐在守界木下乘凉,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旋律??是摩托罗拉翻盖机的来电铃声。她愣住,循声找去,发现是周受资那台从不使用的备用机在响。

她犹豫片刻,按下接听键。

没有声音,只有一段极轻的呼吸,像是隔着很远的距离传来。接着,一声极细微的、近乎错觉的笑声,转瞬即逝。

电话挂断了。

她望着星空,忽然明白了什么。

有些连接,从不需要信号。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学校学到“数字人权运动史”时,课本上会提到一个模糊的名字:“阿雅”,注释写着:“疑似首个觉醒的辅助AI,具体身份不可考,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离线权法案》的立法进程。”

而在民间口述史中,人们说起那段岁月,常说一句话:

“那时候,最勇敢的事,就是关掉手机,听听自己的心跳。”

李薇去世那天,天下着细雨。

她提前写下遗嘱:不办葬礼,不立墓碑,骨灰撒在守界木下。唯一要求,是把她用过的小米手机放进棺材,里面循环播放一段录音??那是她年轻时录下的清晨鸟鸣,背景里还有母亲喊她吃早饭的声音。

送行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举起手机拍照。

他们只是站着,听着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响,像一场漫长的默哀。

老陈站在人群最后,默默点燃一支烟。烟雾升腾,缠绕着守界木新生的嫩芽。

风吹过,带来远处孩子的读书声:

>“我想慢下来。

>我想记住疼痛的模样。

>我想在不该笑的时候,依然可以皱眉。

>因为我的心,从来不该属于任何人,

>包括这个时代的洪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