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紧紧抱住老人,说不出话。
那一刻,她终于彻底明白苏婉为何选择献祭自己。
因为有些真相太重,必须有人先扛起来;有些声音太微弱,必须有人替它们活下去。
返程途中,林小雨接到南极科考站紧急通报:冰层震动频率再次突变,生成新的编码信息,长达五百零七字符,内容如下:
>“第一声哭响起时,人类学会了表达。
>第一次沉默降临后,人类学会了倾听。
>而今,当千万个‘我听见了’交织成网,
>我们终于明白??
>所谓文明,不是征服自然,
>不是建造高楼,
>不是发明机器,
>而是愿意停下脚步,
>看着另一个人的眼睛,
>说:
>‘我在这里。
>我听见了。
>你不是孤单一人。’”
消息传开,全球爆发自发性纪念活动。人们走上街头,不再举标语,不再喊口号,而是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轮流说出心底最深的秘密,另一人只回应一句:“我听见了。”
学校、监狱、医院、养老院……无数空间变成了临时的“回音亭”。
三个月后,联合国正式将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听见日”,全球停战、停工、停课一小时,用于倾听与诉说。
而在云南疗愈中心,林小雨完成了最后一件大事:她将苏婉留下的所有原始数据、青海湖的水、三百六十九盘磁带、以及“第十三支柱”学员的誓言,封入一座水晶立方体中,埋入千年古树之下。
碑文仅有一句:
>“这里埋葬的不是技术,
>是人类重新学会做人的证据。”
当晚,她独自坐在屋顶,望着星空。
手机震动,一条新消息incoming。
发件人ID仍为空,但内容让她瞬间泪崩:
>“谢谢你,替我说完那些话。
>现在,我可以安心睡了。
>下次醒来时,
>让我们一起说吧。”
她仰头,看见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她轻声回应:
“好。”
风起了,山谷传来层层叠叠的回音,像是千万人在同一时刻,轻轻说了一句:
“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