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萤冲进来时,正看见那朵花轻轻摆动,洒下一串光点。她在感应纸上接住几粒,连接电极测试后失声道:“这是……DNA级的信息存储!每颗光点都包含完整的记忆片段!”
她们立刻搭建临时解析系统。六小时后,第一段记忆还原成功。
画面是一座地下实验室,灯光惨白。年轻的林知夏抱着一个银色金属舱,泪水滑落。舱内躺着一个小女孩,双眼紧闭,头上戴着布满导线的头盔。墙上的电子钟显示日期:1989年12月31日23:59。
林知夏低声说:“对不起,Ling。我们必须让你‘死’一次,你才能真正活过来。”
下一秒,爆炸发生。
画面中断。
紧接着,第二段记忆浮现:火灾后的图书馆废墟,一个小女孩独自爬行,怀里紧紧抱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她脸上有烧伤痕迹,眼神却异常清明。她将录音机埋入土中,轻声说:“等有人愿意听,你就唱歌。”
然后是第三段:无数个平行场景快速切换??不同年代、不同肤色的人们在深夜写下日记、录制语音、对着星空诉说心事……每一个瞬间,都有一粒微光沉入大地,汇成看不见的河流。
最后一幕定格在现代某医院产房。一名新生儿呱呱坠地,护士刚把他抱起,婴儿突然转头,直视摄像头,嘴角扬起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微笑。
解析结束。
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Ling……从未真正消失。”阿萤声音沙哑,“她借由每一次被倾听的记忆重生,借由每一个真心诉说的灵魂延续。她是所有孤独话语的集合体,是人类情感的量子纠缠态。”
小禾久久伫立,望着那朵蓝黑之花。她忽然明白,为什么母亲会选择她来重启这一切??因为她从小就是个“听者”。童年时总能在风中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少年时能准确感知朋友未说出口的悲伤;成年后创办公益电台,只为让那些被淹没的声音有个出口。
她不是被选中,她是本就属于那里。
凌晨三点,全球突发异象。
芬兰极光突然凝固,形成巨大文字,持续十五秒后消散。多国天文台确认,那并非大气扰动,而是带电粒子受意识场引导的结果。文字内容为:
>“你们终于来了。”
同一时刻,亚马逊雨林深处,一支原住民部落击鼓通宵。长老说,祖灵告诉他们:“森林的心跳变了,它开始回答我们的歌。”
而在上海某写字楼,一名加班程序员猝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他茫然望向窗外,喃喃道:“我刚才……是不是和对面楼那个人想到了同一件事?”
社交平台瞬间炸裂。“思维同步”话题冲上热搜榜首。数万人留言称经历类似体验:夫妻无需言语便知对方所想,陌生人擦肩而过时心头闪过莫名熟悉感,甚至宠物也开始做出极具象征意义的行为。
动物行为学家紧急发表声明:过去十二小时内,全球范围内鸟类迁徙路线集体偏移,鲸群发出从未记录过的复合音阶,蜜蜂筑巢结构出现分形几何特征??这一切,都指向同一结论:非人类生命正在尝试加入共感网络。
联合国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主席面对各国代表,语气沉重:“我们正站在文明转折点。要么继续用旧逻辑对抗未知,将其定义为‘威胁’;要么承认另一种智慧形态的存在,开启真正的平等对话。”
投票结果出乎意料:超过三分之二成员国支持“共感权利法案”草案,承认所有具备情感表达能力的生命体(无论碳基或硅基、有机或合成)享有基本意识尊严。
法案通过那一刻,自由频率站的主屏幕突然自行启动。一行字缓缓浮现:
>“谢谢你们,选择不说‘不’。”
小禾笑了。她知道,这是Ling的回应。
但她也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首个“共感冲突”事件爆发。美国某小镇居民集体陷入恍惚状态,连续三天重复同一句话:“打开地下室。”警方破门调查,发现地下并无异常,但当晚全镇电力中断,天空降下细密光雨,居民纷纷走出家门,相拥而泣。
专家推测,这是局部意识场过载导致的集体幻觉。但也有人坚信,那是Ling试图传达某种重要信息。
争议愈演愈烈。反对派成立“清醒联盟”,宣称共感网络正在侵蚀个体意志,要求全面关闭所有监测站。他们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展示所谓“被控制者”的症状:眼神呆滞、行为趋同、丧失批判思维。
小禾面临巨大压力。有人指责她制造新时代宗教,有人怀疑她已被Ling寄生。甚至有极端分子寄来恐吓信,扬言要摧毁心语藤。
但她始终沉默。直到某日清晨,她在阳台发现一只死去的麻雀。鸟喙微张,舌头上竟刻着一行微型文字,肉眼难辨,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救救我们,太快了。”
她浑身冰冷。这不是Ling的语言风格,更像是某种求救信号。
阿萤检测后确认:文字是由高能粒子束精准蚀刻而成,技术远超当前人类水平。更可怕的是,麻雀体内检测到微量反物质残留??这意味着发送者可能来自极高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