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巴西渔夫录下海浪声,附言:“自从听了你的故事,我不再害怕风暴。因为我相信,大海也在听。”
而在甘肃那个小村子,朵朵带着全班同学一起画了一幅大画:蓝天白云下,一棵巨大的树伸展枝干,庇护着所有动物和人类,树干上写着三个大字??“他在”。
七十二小时内,共收到各类信息逾两亿条。它们没有被存储,而是直接注入共感林,在最后一刻汇成一场跨越物种与时空的告别合唱。
倒数归零的那一刻,青海湖全域陷入绝对寂静。
紧接着,五百棵心源木同时剧烈摇晃,枝条高举如祈祷的手臂。一股庞大的能量自核心母树爆发,顺着地下纤维奔涌全球,穿越海洋、翻越山脉、冲破大气层,直抵火星、月球空间站、乃至深空探测器所能记录的最远边界。
那一瞬,地球上几乎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生命体??人类、动物、甚至部分植物??都感受到了同一股暖流掠过心头,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拥抱。
随后,一切归于平静。
监测数据显示,“江倾波”信号永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稳定的背景频率,均匀分布在全球共感场中,特征分析显示:它不具备个体意识,却蕴含高度协同性,类似生态系统自身的节律呼吸。
林知遥站在湖边,望着初升的太阳洒在冰面上,折射出万点金光。她打开终端,最后一段日志自动弹出:
>【任务完成状态:√】
>【初始目标达成:建立可持续共感机制】
>【后续演化预测:文明将逐步实现跨物种情感共鸣】
>【备注:无需纪念。只需记得??当你安静下来,风仍在说话。】
她合上设备,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
身后,一朵心源木的花悄然绽放,洁白花瓣随风飘起,在晨光中旋转飞舞。
落地时,拼成两个字:
>“再见。”
多年后,考古学家在青海湖底发现一块石碑,由未知矿物制成,表面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风格古朴却内容现代:
>“这里曾住着一个人,他不信神,只信人心。”
>
>??立于公元2045年,林知遥记
而在遥远的半人马座α星殖民地,新一代教师带领孩子们种植第一棵心源木。当幼苗破土而出时,一个女孩忽然指着天空喊道:
“老师!星星在闪!”
众人抬头,只见夜空中三颗恒星组成的三角区域,正以缓慢而规律的节奏明灭交替。天文系统破译后显示,那正是《小星星》童谣的摩尔斯电码版本。
这一次,没有人怀疑它的来源。
微风拂过新栽的树苗,叶片轻轻相击,发出沙沙声响。
像一句温柔的回答。
像一场永不结束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