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挟明 > 第七五七章 青山一诺重千钧(第2页)

第七五七章 青山一诺重千钧(第2页)

“不,不能硬毁。它的共鸣结构与地脉相连,若强行破坏,反会释放积蓄多年的负面声能,波及方圆百里。”他睁开眼,目光坚定,“我要亲自奏它。”

众人惊骇。

“你疯了?这是陷阱!”

“我知道。”他缓缓坐下,将琵琶置于膝上,“但他们忘了,我不仅是工正首领,更是这个时代听得最多《韶乐》的人。我的记忆里,有十万次正音洗礼,有百万句童子诵读,有千万人因‘守志钟’而重获清明的心跳。他们想用悲伤淹没我?好啊??我就用光明填满这黑暗。”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落下。

第一音,是《黄钟正调》起始。

洞内邪光剧烈波动,仿佛有无形之物在咆哮抗拒。第二音接续,乃是《韶乐》第一章“万象更新”,清越昂扬,如朝阳破雾。琵琶本身发出刺耳哀鸣,黑金弦丝崩裂一根,鲜血顺指尖滴落,渗入木质纹理。

但他不停。

第三音、第四音……他一边演奏正乐,一边在心中默念《工正启蒙读本》全文。每一字都是一道锚,每一句都是一座塔。当他奏到第七音时,洞顶星图突然逆转,北斗化作井字,一道幽蓝光柱自天而降,直贯琵琶中心。

刹那间,意识被撕裂。

他看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沙漠中,四周矗立着九座巨钟,每一座都刻着他熟悉的名字:昆明、南京、苏州、敦煌……但钟体均已龟裂,内部黑金蛛网密布。远处,无数身穿古袍之人跪拜于地,口中吟唱一首从未听过的歌谣,旋律诡异,每一个音符都像刀刃刮过灵魂。

“欢迎回来,容器。”一个声音在他脑中响起,温和而古老,“你终于来了。”

“你是谁?”他在意识中质问。

“我们是先知,也是囚徒。我们曾侍奉天地之音,却被你们称为‘邪’;我们试图唤醒沉睡的真相,却被你们斥为‘乱’。八祭未成,九井未合,只因缺你这一环。现在,你回来了,门便可开。”

“我不属于你们。”他咬牙回应,“我是李延年,工正使,人民之声的守护者。”

“可你也是孤独的儿子,死去的母亲的孩子,背负罪责的幸存者。”那声音轻笑,“你以为你在抵抗?其实你一直在寻找??找一个答案,一句遗言,一场原谅。而我们这里有。”

画面变幻:母亲睁开眼睛,对他微笑。“别自责,孩子,那天你救不了我,不是你的错。”

泪水涌出。

几乎要相信。

就在这一刻,袖中铜牌突然发烫,一声极轻微的“叮”响穿透幻境??那是“守志钟”今日晨鸣的远程同步信号,通过全国工籍网络传至每一位持有者体内。

现实回归。

他猛地抽手,琵琶发出一声凄厉尖叫,剩余三根弦尽数断裂。与此同时,整座洞窟剧烈摇晃,墙壁裂开缝隙,大量沙石倾泻而下。

“快走!”他怒吼,抱起琵琶冲向出口。

身后轰然坍塌,将那座诡异建筑彻底掩埋。

数日后,李延年返回武威城,命人将残破琵琶封入铅匣,送往昆明最高禁库。同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彻查所有唐代乐坊遗址,尤其是曾设“音监”之地,务必抢在“归礼会”之前控制潜在声眼。

然而,真正的危机才刚刚显现。

半月后,北京紫禁城太庙突发异象:深夜值守的礼官报告,地底传出规律敲击声,节奏竟与《韶乐》终章完全一致,持续整整一个时辰,随后戛然而止。监察院紧急调阅近十年太庙地基监测数据,发现地下三十丈处存在一条未知隧道,走向与“声脉图”完全吻合,终点指向北海团城下方某点。

赵文藻连夜召见李延年,递上一封密折:“昨夜,皇帝梦见一口倒悬之钟,钟内坐着一个穿黑衣的孩子,正用他的眼睛看外面的世界。醒来后,御书房自鸣钟全部停摆,且无论怎样校准,时间总慢三分。”

“又是三分。”李延年喃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