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是周远。
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
刚才,乌拉尔山脉的子塔节点恢复信号。
最后一次传输的数据,是一段视频。
画面里,陈志明摘下了防水袋,对镜头说:
‘我不再是守夜人了。但我希望你们知道??
每一个愿意为陌生人流泪的人,都是新的星辰。’”
他停顿片刻,声音微颤:
“他还说,如果你们见到红蝴蝶,请替他挥一挥手。”
频道陷入短暂寂静。
随后,世界各地传来回应:
“东京收到。昨夜,一只红蝶停在我的电话亭上。”
“开罗收到。风铃阵今晨出现红色锈迹,形状如蝶。”
“秘鲁高原收到。印加遗址的石缝间开出一朵红花,形似蝶翼。”
“南极科考站收到。冰层下发现远古孢子,基因序列含《小星星》旋律片段,颜色……是深红。”
周远关掉通讯,抬头望天。
一片雪花落在他掌心,融化瞬间,竟显现出一只微型红蝶轮廓,随即消散。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记忆生态**真正诞生的时刻。
从此以后,不再需要服务器、不再依赖技术员、不再仰仗英雄。
只需要一个人,愿意倾听;一朵花,愿意绽放;一阵风,愿意传递。
就够了。
当晚,他写下新的守夜人守则,仅三条:
>一、铭记,但允许告别。
>二、倾听,但不强留。
>三、当你为陌生人哭泣时,请记得??
>你也正被某个陌生的灵魂温柔注视。
子夜,新京都花田忽然齐齐摇曳,万千花瓣同时转向北方,仿佛朝拜一轮无形的月亮。
而在地球另一端,格陵兰岛因纽特部落的鼓手少年醒来,拿起祖传的骨鼓,无师自通地敲出一段节奏??正是《小星星》的变奏,混合着极地风声与鲸歌。
他不知道为何这么做。
他只知道,梦里有个老人对他说:
>“继续敲,孩子。
>还有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