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一代兵王从封于修穿越许三多开始 > 第554章(第2页)

第554章(第2页)

第三天清晨,一名曾在数据中心工作的女子突然停下扫地的动作,抬头望天。她喃喃道:“我记得我女儿的名字……她叫莉娜。”

当晚,岛上十一个人自发聚集在海滩,围坐在篝火旁,开始讲述各自遗忘多年的往事。有人说起童年捉鱼的溪流,有人哼起母亲哄睡的童谣,还有一个男人抱着膝盖痛哭:“我对不起她……我对不起我的妻子……我明明记得她爱喝桂花茶……可我当时为什么不记得?”

消息传回总部时,阿月哭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不是奇迹。”林晚看着数据报告,“这是记忆的复权。他们一直都知道,只是被强行锁住了。”

“锁住了心。”小满轻声说,“而现在,钥匙回来了。”

然而,“归墟”的反击来得比预想更快。

一个月后,东南亚某国突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理由是“境外思想渗透导致大规模精神异常”。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查,凡是表现出“过度共情”“无故落泪”“集体歌唱”等行为者,一律列为“高危个体”,强制送入“心理矫正中心”。

新闻画面中,身穿防护服的人员挨家挨户搜查,带走一个个普通人。有的是教师,因为在课堂上讲到战争中的牺牲而哽咽;有的是医生,因目睹病人痛苦而流泪;还有一对年轻情侣,仅仅因为相拥看日落就被举报“涉嫌煽动非理性情绪”。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矫正中心”并非封闭监狱,而是公开运作的现代化设施,配有直播摄像头,宣称“科学治愈情感泛滥症”。

小满盯着屏幕,拳头紧握。

“他们在重新定义‘正常’。”李承志冷笑,“把人性说成疾病,把麻木当作健康。”

“而且他们掌握了反制技术。”林晚调出一份截获的情报,“一种名为‘静默素’的新型药物,能暂时抑制杏仁核活跃度,切断共感神经通路。短期使用无害,长期则会导致情感剥离、人格解体。”

“又是老套路。”老马啐了一口,“先造病,再治病,最后让你感激他们救了你。”

“不一样了。”小满忽然开口,“这次我们有名字了。”

他转身走向地图墙,拿起红笔,在十几个城市上画下圈:“东京、柏林、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内罗毕、悉尼……这些地方已经有我们的联络点。告诉所有人:不要躲,不要藏。如果他们要把‘共感’定为罪,那就让我们一起犯罪。”

“你要公开反抗?”

“不。”小满摇头,“我要让他们知道,这根本不是反抗,这是回归。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体制,而是重建常识??告诉世界,流泪不是病,爱人不是错,记住才是活着。”

行动计划迅速展开。

各地联络人接到指令:在同一时间,发起“无声示威”。

没有口号,没有旗帜,没有游行队伍。只有一个人,或一群人,静静地坐在公共场所??公园长椅、地铁站台、学校操场、医院走廊??然后,开始唱歌。

唱的不是战歌,不是抗议曲,而是儿时的童谣,母亲哼过的摇篮曲,恋人之间的私语小调。

歌声温柔,却如潮水般席卷全球。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上百名年轻人同时摘下耳机,围成圆圈,轻声合唱《虫儿飞》。路人驻足,有人掏出手机拍摄,镜头里,一对老年夫妇相视一笑,跟着哼了起来。

柏林地铁站,一位盲人音乐家用口琴吹响《月亮代表我的心》,周围乘客默默放下包,闭眼聆听。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掌声雷动,许多人脸上挂着泪。

而在纽约中央公园,一群孩子手拉着手,唱起《两只老虎》。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正直播着政府发言人关于“遏制情感失控”的讲话。讽刺的是,那段讲话进行到一半时,现场工作人员突然切换信号,播出了这场童声合唱。

全球沸腾。

社交媒体瞬间炸裂。“#我们选择哭泣#”、“#请治我有情人类综合征#”、“#我不是病人我是人类#”等话题冲上热搜。无数人上传自己流泪的视频:有人看完老照片痛哭,有人因陌生人递来一杯水而哽咽,还有人只是闻到雨后泥土的味道,就忍不住蹲下身去拥抱大地。

“归墟”的舆论机器第一次失灵了。

他们的专家在电视上辩称:“情绪波动是低级神经反应,真正的文明应建立在理性之上。”可观众看到的却是:那位专家在采访中途接到母亲病危电话,强忍泪水坚持说完稿子,最终崩溃离场。

人性,终究无法被彻底伪装。

三个月后,第一例“静默素”戒断反应出现。

一名曾接受治疗的男子在停药后陷入极度抑郁,日记中写道:“我现在什么感觉都没有了。看到孩子摔倒,我知道该去扶,但我心里空荡荡的。我像一台精准运行的机器,可我不再是我。”

越来越多类似案例浮现。人们发现,所谓“治愈”,其实是切除灵魂的一部分。

国际压力骤增。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彻查“心理矫正中心”。多个国家宣布退出“归墟”主导的“全球秩序维护协议”,转而支持“自由营地”提出的《人类情感保护宣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