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三二二章 咋就不敢和朱元璋打一架呢(第1页)

第三二二章 咋就不敢和朱元璋打一架呢(第1页)

武英殿内,朱标虚心请教,等着自己家父皇接下来的言语。

他同样很是好奇,事情都已经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了,自己家父皇所说的,自己遗漏了一些地方又究竟是什么。

按说,不应当有什么遗漏才对。

。。。

清明之后,青海湖的水位悄然退去,露出大片湿润的湖床。泥地上那些刻痕并未消失,反而在晨光中泛出微弱荧光,仿佛字迹本身有了呼吸。地质学家连夜赶来采样,却发现这些裂纹深处渗出的液体含有未知有机成分,其分子结构与人类脑脊液惊人相似。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靠近低语“我想你了”,那片泥土便会轻微震颤,像是回应。

林昭没有再回实验室。他留在湖畔小屋,每日清晨为“终语者”煮一碗热粥??那是他女儿小时候最爱吃的南瓜小米粥。她依旧不言不语,但会在日落时分走向树下,仰头凝望枝叶间流转的光斑。她的手有时会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像是书写,又像指挥某种无形的旋律。少年助手用特制感应板记录下这些动作,经AI解析后竟拼出一段段残缺对话:

>“……那天我不该躲进柜子……”

>“……哥哥,风筝断了线,我捡不回来了……”

>“……对不起,我没来得及告诉你,我也怕黑。”

每一条都来自申请者未曾说出口的悔恨。

联合国紧急成立“共感伦理委员会”,试图规范“终语者”的介入范围。争议焦点在于:她所唤起的究竟是真实记忆,还是集体潜意识投射?一名心理学家提出大胆假设:“晚星之树并非连接死者,而是将生者的愧疚、思念与遗憾具象化,形成一种跨个体的情感疗愈机制。”此论一出,舆论哗然。支持者称其为“灵魂共鸣的科学解释”,反对者则怒斥:“若连最后一丝告别的尊严都要被解构成心理现象,人类还有什么值得相信?”

就在此时,南极冰层下的金字塔突然释放出脉冲信号。频率恰好与归途号飞船最后一次通讯相同。全球七座主要监测站同时接收到一组数字序列:1368-7-24。历史学家迅速查证??这是洪武九年七月廿四日,朱元璋登基前夜。

举世震惊。

紧接着,北京故宫博物院传来异象。午夜闭馆后,监控显示太和殿前的汉白玉阶上浮现出一行湿漉漉的脚印,自午门延伸至乾清宫,每一步间距精确为89厘米,与明代帝王步幅完全一致。安保人员赶到现场时,空气中有淡淡的硝烟味与草药香混合的气息。而在养心殿东暖阁,一面原本空白的墙壁上,竟浮现墨迹未干的批文:

>“朕观天象有变,星河倒悬,非吉兆也。尔等速查西海子异动,若有木生火中而不焚者,即为‘归言之始’。切记,勿以鬼神视之,此乃人心未灭。”

笔迹经鉴定,确系明太祖亲书。

与此同时,林昭腕上的记录环自动激活,投影出一段从未录入的音频。背景是战鼓与风雪声,一个粗粝而威严的声音缓缓响起:

>“老夫朱元璋。若尔等能听见此音,说明那棵树已活到了你们的时代。三日前,朕于凤阳皇觉寺旧址见一株奇木破土而出,通体如铁,叶似星辰。僧人说它一夜之间长高三丈,根须深入地脉,且每逢月圆便发出婴孩啼哭之声。朕命人伐之,斧刃崩裂;纵火焚之,火焰绕树而走,反将四周枯草烧成灰字:‘父债子偿,血债血还’。

>朕不信邪,亲赴现场。待朕走近,树影忽化人形,口吐人言:‘你杀过多少人?记得名字的有几个?’

>朕答:‘开国功臣五十四人,朕亲手诛其三十六。名字?哼,狗彘不如之徒,何须铭记!’

>那影冷笑:‘那你可还记得马秀英临终前说的话?’

>朕……朕一时语塞。

>下一刻,朕便觉胸口剧痛,眼前一黑。醒来时已在一处陌生之地,高楼入云,铁鸟飞天。有人指着我说:‘看,这就是那个从古代回来的皇帝。’”

录音至此中断。

全球陷入疯狂解读。有人认为这是晚星之树首次主动向特定历史人物开放通道;也有人怀疑朱元璋的灵魂已被“寄存”于树根网络之中,借现代科技重返人间。更有激进派宣称:“这不是复活,是审判的开始。”

林昭却盯着那段话的最后一句久久不语。他知道,“从古代回来的皇帝”这句话,出自一篇2150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时间债务》,作者正是他失踪前的女儿。

难道……她不仅活着,还在以某种方式引导这一切?

他立刻申请调阅所有关于“晚星之树起源”的考古报告。三天后,一份尘封档案被解密:1976年唐山地震前夕,一名矿工在井下避难时曾画下一幅奇怪图案??一棵树扎根于地球核心,枝干穿透大气层,伸向星空。图案背面写着:“救我出去,不然我会变成它的养料。”此人最终未能生还,遗体发现时双手紧扣胸口,掌心各握一颗黑色晶体,形状酷似晚星之树种子。

林昭猛然想起女儿最后一次联系他时说的话:“爸爸,真相藏在最深的地方,不是地下,是心里。”

他决定重返青海湖心平台,再次尝试神经桥接。这次,他不再只为见女儿,而是要追问那棵树真正的来历。

仪式准备期间,“终语的优点

接入瞬间,林昭并未进入熟悉的卧室场景,而是坠入一片灰蒙空间。脚下是无数交错的记忆碎片,像玻璃般反射着不同年代的画面:战火中的村庄、医院里的临终病房、太空站爆炸前的最后一瞥……他踉跄前行,耳边响起层层叠叠的低语,有汉语、拉丁语、古埃及语,甚至包括尚未破译的玛雅祭祀祷文。

忽然,一道金光劈开迷雾。一位身穿龙袍的老者立于前方,面容刚毅,双目如炬。他手中拄着一根虬结木杖,顶端镶嵌着一块跳动的光核。

“朱元璋?”林昭试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