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资助方犹豫,合作机构退缩,甚至连部分志愿者也开始动摇。
关键时刻,古丽娜尔站了出来。她在一场直播中平静地说:
>“你们说我迷信也好,软弱也罢。可我知道,当全世界都说我妈妈死了的时候,是这盘磁带告诉我她还活着。当所有人都劝我放下时,是这段声音让我敢继续想念。如果这就是‘消费情感’,那我愿意一辈子被这样‘消费’下去。”
她拿出那双绣花鞋,镜头缓缓推进??鞋尖的飞鸟图案早已褪色,但针脚依旧清晰。她轻声唱起一首童谣,正是阿娜尔当年哄她入睡时哼的那首。唱到一半,她停下,望着镜头说:
>“我不需要她回来。我只需要这个世界承认,她曾经来过,她被人爱过,她的声音不该被风吃掉。”
视频一夜爆红,#承认她来过成为热搜第一。数百万人转发,附上自己亲人的名字与一句话回忆。一场自下而上的记忆运动悄然兴起。
三个月后,“心灵灯塔行动”不仅挺过危机,反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文旅部将其纳入“中华文化数字化工程”重点项目,教育部批准设立“声音人文”实验课程,多地中小学开设“写给逝去之人的信”写作课。
而在这一切背后,小宇始终记得那个雪夜,赵文秀递给他那片干枯花瓣时说的话:
>“有些东西,活着的人看不见,但它一直在生长。”
某日深夜,他独自调试一台新型共振仪,意外捕捉到一段从未记录过的音频片段??依旧是那场1987年的气象播报,但在丈夫说完话后,背景中竟响起一声极轻的回应:
>“……我也想你。”
女声,沙哑,微弱,却真实存在。
AI鉴定结果显示:声源特征与阿娜尔青年时期留存的婚礼致辞录音高度吻合,置信度98。6%。
“她当时就在监听室!”老周激动得声音发抖,“她听到了!她真的听到了!”
小宇久久无言。他忽然明白,为什么DJS-001会被完整保存下来??不是因为它是公务档案,而是因为它是一封双向的情书,一段跨越生死的应答。
他将这段新增音频命名为“回声01”,并决定永久封存,不予公开。
“有些话,只适合两个人听见。”他说。
一年后的清明节,“生命回音计划”在东风站旧址举行周年祭。百盏煤油灯再次点亮,人们手牵手围成圆圈,齐声朗诵一封由全国各地投稿汇编而成的《致未竟之言》:
>“爸,我考上大学了。”
>“妈,我结婚了,新娘很像你。”
>“兄弟,球赛我赢了,你看到了吗?”
>“老师,您的诗,我现在懂了。”
古丽娜尔站在中央,拉动手风琴,奏响《听见》的主题旋律。风掠过戈壁,卷起黄沙,仿佛无数灵魂在低语。
小宇站在第三棵白杨树下,手中握着一朵新鲜采摘的红花。他弯腰,轻轻放在绣花鞋旁。
风起,花瓣旋转半圈,恰好覆盖住那只早已风化的鞋尖。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只是第一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