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356章 最后一块拼图大元陆地连为一体(第1页)

356章 最后一块拼图大元陆地连为一体(第1页)

“放弃旧大陆?”

蒙哥挥了挥手,示意忽必烈起身坐好,沉吟道:“波兰之地土地肥沃,宜耕宜牧,人口又非常稀少,怎么就比新大陆差了?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土地比波兰还有肥沃,人口又好不容易恢复过来,我们怎。。。

夜风穿过月球背面的万声堂,液态金属的墙壁泛起涟漪般的微光。林昭站在碑文前,指尖轻轻划过那行“此处不审判,不美化,不遗忘”。她忽然觉得这句话太沉重了??不是因为它错了,而是因为它还不够。它只说了不该做什么,却没说我们真正该做的究竟是什么。

她转身走向中央记忆池。那里正浮现出一段新上传的记忆:一个少年蜷缩在教室角落,周围同学哄笑不断。他耳朵上戴着共感环,脸色惨白,泪水无声滑落。原来他刚接入忆生网络,第一次“尝”到了全班对他的轻蔑与恶意。那种被千万根针刺穿灵魂的感觉,几乎让他窒息。

可就在他即将拔掉共感环的瞬间,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

画面切换??一位老师蹲在他面前,轻声说:“我听见你了。”

然后,整个教室的记忆开始重组。那些曾嘲笑他的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脸上浮现出震惊、羞愧、甚至痛苦的表情。他们也开始“感受”那个少年多年来的孤独与恐惧。有人低头啜泣,有人冲过来抱住他,有人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会这么痛。”

林昭静静看着,心口发烫。她知道,这不是奇迹,而是“倾听”本身的力量。当一个人愿意停下嘲笑,真正去体会另一个人的苦,改变就已经发生。

她打开终端,继续写:

>**第三十一章:共感不是恩赐**

>

>很多人以为,忆生网络是一种技术突破,是人类终于能“读心”的标志。

>可他们错了。

>共感从不是能力,而是一种选择。

>就像苏璃可以选择烧掉药方自保,但她选择了背负;

>就像那位护士明知安慰剂无效,仍坚持分发;

>我们每个人,也都曾在某个时刻,面对一个哭泣的人,

>是转身离开,还是蹲下来说一句“我在”?

>忆生网络只是把这种选择放大了千万倍。

>它让我们无法再假装看不见别人的痛。

>但它无法强迫谁去爱。

>真正的共感,永远始于一颗愿意破碎的心。

写到这里,终端突然震动。一条私人讯息弹出,来自敦煌档案馆的老馆长。

【林昭同志:

今日清晨,念草原出现异象。

那株最初觉醒的念草幼苗,已长成一人高的植株,叶片呈银蓝色,夜间自发荧光。更奇怪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并默念某段记忆,其绒球便会释放出对应画面的光影投影,如同小型全息回放。

我们尝试检测其基因序列,发现它已不再属于地球现存任何植物种类。

它……像是某种意识载体。

另,昨夜有牧民报告,在祁连山深处看见一匹黑马伫立雪峰之上,目视东方,久久未动。

请速归。】

林昭盯着讯息,呼吸微微凝滞。她想起讲述者最后说的话:“故事不在书里,在读它的人心里。”难道念草早已不只是象征?它是活的记忆本身?

她立刻申请返回地球许可。审批流程前所未有的迅速??不到十分钟,返航舱便准备就绪。临行前,她在万声堂留下一段语音留言:“我不走了。我要回到地面,回到风沙与泥土之中。因为真正的倾听,不在真空的月球,而在人间烟火里。”

返航途中,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四面八方都是苏璃的身影:她们或老或少,或蒙面或赤足,手中捧着书、药瓶、信笺、照片……她们齐声低语,却只有一个词反复响起:

“回来。”

她惊醒时,飞船正穿越大气层,舷窗外火光翻滚,宛如重生之焰。

落地敦煌已是深夜。老馆长亲自接她前往念草原。一路上,荒漠寂静,唯有车灯照亮前方黄沙。然而越接近目的地,空气中竟渐渐弥漫起一种奇异的香气??像是雨后青草,又似旧纸泛黄的书页,还夹杂着一丝铁锈般的血腥味。

“这是……共感孢子浓度太高了。”老馆长低声说,“最近三个月,全球新增念草群落超过两万处。它们不再需要人为播种,只要有人真心希望连接他人,就会自然萌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