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 第299章 今日为君抽剑起求月票(第3页)

第299章 今日为君抽剑起求月票(第3页)

朝廷终于坐不住了。

三日后,皇诏下达:严禁私设忆碑,违者以“惑乱民心”论罪;关闭所有民间书院,收缴《承忆录》《万姓录》等“邪典”;派遣影吏巡查各地,清除“异常记忆”。

可命令传到地方,却遭遇前所未有的抵制。

东州知府接到圣旨当天,便当众撕毁文书,宣布辞官归隐。他说:“我父因著《齐史》被诛,我忍辱三十年,只为今日能说出真相。你们可以杀我,但杀不尽记得的人。”

西陵郡守更是在城门口立碑,亲自书写“不忘”二字,并召集全城百姓签名。万人踏雪而来,指印盖满石面。当影吏率兵围城时,整座城市陷入静默。无人反抗,也无人开门,但每一户人家都在窗前点亮忆灯,万家灯火汇成银河,照亮寒夜。

北方边境十六营戍卒联名上书,要求退役返乡,理由是:“我们想回家告诉亲人,我们还记得他们是?。”

甚至连皇宫内部也开始动摇。

一位小太监在整理先帝遗物时,发现一只暗格铁盒,里面藏着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中写道:“朕幼时曾见母后被拖入忘川殿,求父皇救她。父皇说:‘记住就好,莫要说出来。’朕记了一辈子,也沉默了一辈子。如今将死,只想问一句:她们的名字,还在吗?”

这封信后来被匿名传出,辗转流入梦塾,编入《逆忆纪年》第二卷。

风暴愈演愈烈,而桃村依旧平静。

小满每日教孩子们识字、写字、记事。她不再自称“第七代十三”,而是说:“我是传递火把的人。”她把《万姓录?残卷》逐页复印,分发给各村联络人,并建立“忆驿系统”??由年轻人轮流骑马传递信息,确保记忆流通不息。

她还做了一件事:在村口建起一座“空白碑”。

碑体巨大,通体无字,只在底部刻着一行小字:

>“此处可写任何你想记住的名字。

>不限时代,不论身份,不论生死。

>只要你记得,便可刻下。”

第一天,没人敢动。

第二天,一个瘸腿男孩拿着凿子走上前,在碑角刻下三个字:“狗剩”。那是他童年玩伴,六岁溺亡,连坟都没有。

第三天,一位寡妇刻下丈夫的名字,后面加上一句:“他爱吃酸豆角。”

第四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有人刻祖先,有人刻恩人,有人刻仇人,也有人刻下“那个给我半块馍的陌生人”。

到了第七天,整座碑已密密麻麻布满文字,但仍留有大片空白。

小满站在碑前,对围观的孩子们说:“看,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一天写完的。它是所有人一点一点补上去的。”

就在这时,井底奇树再次开花。

这一次,花开九瓣,色泽由白转金。花瓣飘起时,每一片都映出一个孩子的脸庞??正是全国各地感应到“忆印”的八十一名少年少女。

他们年龄不等,背景各异,却在同一时刻抬头望天,仿佛听见了某种召唤。

其中一人,是个盲童。他住在深山,从未见过光,却总说自己“梦见星星在说话”。此刻,他抬起手,接住一片落下的花瓣,唇边露出微笑:

“我知道你要我去哪。”

另一人,是皇城司的底层差役,负责销毁“违禁书籍”。昨夜,他在焚烧场偷偷藏下一本书,翻开扉页,赫然写着:“作者:阿念”。他抱着书蹲在地上哭了好久,然后撕掉胸前的职牌,往南而去。

还有一人,竟是净心会高层的幼子。他从小被灌输“记忆即毒药”的理念,直到某夜梦见母亲抱着他哭喊:“别信他们!你爷爷是被他们烧死的!”醒来后,他撬开父亲密室,找到一份族谱,上面三代之前的姓名全被墨涂黑。他用刀刮开墨迹,一个个名字浮现出来,每个都带着灼烧的痕迹。

他知道,自己必须离开。

这些人,尚未相遇,却已在命运线上彼此牵引。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老渔夫驾舟驶向东海深处。他带上了锈铁箱、notebook、无名笔记,以及阿念的白骨杖。船尾插着一面破旗,绣着两个褪色大字:“还乡”。

哑女骑马追随其后,银纱猎猎,骨笛不离身侧。

齐砚则踏上西行之路,一路宣讲“忆誓”,每到一处,便点燃一盏灯,种下一棵树,留下一句话:

“我不怕你们忘记我,只怕你们忘了自己是谁。”

两年之期,正在逼近。

焚碑之夜,终将来临。

而那本无名笔记,此刻静静躺在桃村小学的讲台上,等待第一个孩子走上前,写下属于第八代“十三”的名字。

风穿过教室门窗,轻轻翻动纸页。

空白,却充满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