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告老,这可是震动朝野的大事!不仅意味着权力核心的重大调整,更会引发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政局波动。
谁将成为新的首辅?
现有的权力平衡会被如何打破?
这些都是在场诸位不得不立刻思考的问题。
尽管表面上是一片挽留之情,但每个人心中都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薛国观似乎早已料到众人的反应,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淡淡的笑容。
“诸位好意老夫心领了,然岁月不饶人,老夫去意已决,还望诸位成全。”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郑重起来,声音也提高了些许。
“正因为此,老夫今日想豁出这张老脸,恳请诸位同僚一事。”
他环视一圈,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癸未科会试的主考官一职,关系重大,关乎未来数年朝廷人材之格局,老夫想毛遂自荐,担当此次主考!还请诸位同僚,能够体谅老夫这番苦心,在此事上,莫要与老夫相争。”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愈发感慨,甚至带着几分恳切。
“老夫宦海沉浮数十载,于国事虽无大功,亦曾兢兢业业,未敢有丝毫懈怠。”
“此番若能于致仕之前再为主考,为国家选拔一批真才实学之士,为陛下、为太子殿下将来之宏图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则老夫此生宦途,便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日归于九泉之下,面对列祖列宗,亦能稍感心安。”
“这也算是全了老夫最后一点念想,搏一个‘为国选材’的清名吧!”
此言一出,值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几位阁臣神色变幻,心中已是明了。
原来薛国观突然提出告老,真正的用意在此!他是想用“首辅即将退休”这个无可反驳的理由来换取这最后一次担任科举主考官的机会!
这既是一种政治策略,也未尝不是一位老臣在职业生涯终点,对身后名望的最后一次执着追求。
扪心自问,若换做是自己,在即将离开权力中心之际,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渴望?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这最后一次的“座主”荣耀,这为国家抡才的至高荣誉,对于一位即将谢幕的老臣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文渊阁值房内,炭火的暖意与众人心头的波澜交织在一起。
首辅薛国观那番关于告老还乡并恳请担任主考官的言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几位阁臣面面相觑,眼神快速交流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最终,还是资历相对较深、性子也更为活络一些的内阁大臣张志发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语气显得十分诚恳:
“薛阁老,您这说的是哪里话?您为我大明鞠躬尽瘁数十载,劳苦功高,天下皆知。”
“如今不过是希望在致仕之前再为我朝选拔一批贤才,此乃忠君爱国、提携后进的拳拳之心,怎能说是‘恳请’?这分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稍稍提高了声调,转向其他几位同僚:
“依在下之见,薛阁老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由他出任此次癸未科主考官,实乃众望所归,再合适不过!在下愿率先举荐薛阁老!”
张志发这番话说得漂亮得体,既捧了薛国观,又表明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