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课程主题是:“如何提出一个让自己害怕的问题。”
课后,一个小男孩留下来,怯生生地说:“老师,我昨晚梦见林远了。他没说话,只是递给我一支笔。醒来后,我发现枕头底下真有一支钢笔……和您展示过的照片一模一样。”
莉娜心头剧震,却强作镇定:“你能告诉我,那支笔现在在哪吗?”
“我把它放进共鸣池了。”男孩低头,“我觉得……它不属于我。它该去找下一个需要它的人。”
当晚,槐树剧烈摇晃,整片园区被蓝色光芒笼罩。监控显示,那支笔并未沉底,而是悬浮于池心,笔尖朝上,如同一座微型灯塔。池水开始逆旋,形成微型星云状漩涡,从中浮现出一段古老铭文:
>“此笔不书答案,
>只录疑问。
>凡持此笔者,
>必承受三重试炼:
>一曰众叛亲离,
>二曰自我怀疑,
>三曰明知徒劳仍前行。
>若通过,则成为‘问使’,
>接引迷途之魂重拾质疑之勇。”
次日清晨,笔消失了。
但在地球轨道上的“蒲公英计划”回收舱中,技术人员发现一枚额外飞行器悄然加入编队。它的生物纸上写着一句话:
>“我不确定这是否正确,
>但我想知道答案。”
阿哲追踪其轨迹,发现它并未随太阳风飘向银河系中心,而是调整姿态,径直飞向仙女座方向??速度远超物理推力所能解释。
“它被选中了。”他喃喃,“有人或某物,在引导它。”
与此同时,宇宙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
-木卫二冰层下探测到周期性脉冲信号,内容为婴儿啼哭与成人提问交替播放;
-开普勒-186f行星大气层中检测到有机分子排列成问号形状;
-一颗流浪行星在穿越银河时,表面岩石自发重组,形成巨大文字阵列,用三百种已灭绝语言书写同一句话:“我们曾经问过,后来忘了。”
最令人震撼的是,在距离地球43光年的一颗类地行星上,一台深空监听阵列捕捉到一段清晰语音:
>“地球,你好。
>我们读到了你们的问题。
>我们已经沉默太久,
>久到忘了语言中有疑问句。
>是你们让我们想起,
>原来我们可以不说‘是’或‘否’,
>而是说:‘也许?’
>谢谢你们,让我们重新学会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