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婉,孩子长得像你。
>我学会了煮你最爱吃的红豆粥,虽然总糊锅。
>昨晚我梦见你说冷,我整夜没睡,给你盖了三次被子。
>可我知道,你在那边不需要被子了。
>你走吧。
>我会替你看完春天的花,夏天的海,秋天的稻田,冬天的雪。
>下辈子,换我来找你。”
写完,他泪流满面。
女人接过纸,放入灯焰之中。火光一闪,纸灰升腾,在空中盘旋片刻,竟化作一只小小的玉莲花影,飘然飞出庙门,消失在暮色里。
那一夜,男人梦见妻子站在一片开满玉莲的湖边,回头对他笑。她不再苍白,不再痛苦,只是轻轻挥手,然后转身走入光中。
他醒来时,枕边湿透,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女人已在庙外等候,准备离去。
“你是谁?”他终于开口。
她回头,淡淡一笑:“我只是路过的人,刚好懂得怎么好好说再见。”
话音落,她提灯远去,身影渐融于晨雾。
庙中灯火依旧明亮,木盒上悄然浮现一行新字:
>**第四卷:佚名行录**
---
五十年后,南方书院。
一群学子围坐在老教授身旁,听他讲述“归途三贤”的传说。讲到柳扶风之死,有人落泪;讲到木偶沉寂,有人叹息。
唯有一少年仰头问:“先生,真的再也没有人接过那盏灯了吗?”
老教授抚须笑道:“怎会没有?每年清明,各地都会出现陌生旅人,默默帮人焚信、折纸、种莲。他们不说来历,不留姓名,只做一件事??教人如何告别。”
“那他们算不算送别者?”
“算。”老人目光深远,“只要心中有灯,便是持灯之人。”
少年低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玉莲种子。那是他在山中迷路时,一位盲眼老妪赠予他的。老妪说:“种下它,你就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事。”
当晚,少年梦见自己站在一条无尽长河边,河面漂浮着亿万盏灯笼,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名字。他认出了其中几盏??苏砚、陆知寒、谢无寄、柳扶风……
忽然,一盏新灯缓缓靠近,灯纸上赫然是他自己母亲的名字。她三年前病逝,他曾整整一年不肯碰她的遗物。
梦中,母亲站在灯影里,温柔地说:“谢谢你终于肯让我走了。”
他哭着点头,伸手触碰那盏灯。灯焰跳动,竟将他手中无形的线烧断??那是他心头系了三年的执念。
醒来时,窗外玉莲初绽。
他立刻奔向后院,挖土种下那枚种子。从此每日浇水、诵诗、与花低语。有人说他痴,他只笑答:“我在练习说再见。”
十年后,这株玉莲开出了九朵花,每一朵颜色不同,象征九种离别:生离、死别、遗忘、悔恨、原谅、释怀、传承、重逢、新生。
人们称此花为“九念莲”,争相引种。而少年也成为游方送别人,足迹遍及南北。
某年冬,他途经一处战乱废墟,见一孩童蹲在尸堆旁,抱着破布娃娃低声哭泣。四周无人,唯有寒风呼啸。
他走近,轻问:“你在等谁回来吗?”
孩童抬头,满脸污垢,眼中却有倔强光芒:“妈妈说,只要我一直喊她,她就能听见。”
少年蹲下身,取出随身携带的纸笔:“那你写封信给她吧。不是求她回来,而是告诉她??你今天吃了饭,没生病,很想她,但你也知道,她已经很累了,该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