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还是想告诉你,火星的春天来了,沙暴季结束那天,基地外开了一片蓝紫色的小花,像极了你当年种在家门口的鸢尾。
>我站在那儿看了很久,风吹过来的时候,我觉得你在摸我的头。
>原来不用看见,也能感觉到你在。
>所以我不去找你了。
>你要安心走,我去追你。
>下一次睁眼,无论是在哪颗星球,哪段代码里,
>我都会认出你。”
信成,她双手捧起,投入灯笼下方的小型长明炉。
火焰腾起的一瞬,整个归思亭骤然明亮。玉莲花瓣纷纷扬起,在空中盘旋成环。更奇异的是,那盏油纸灯笼竟投射出一道虚影??一位穿着旧式白大褂的老者,站在雪地里,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正笑着呵气暖她的耳朵。
正是林昭五岁时,父亲背她去医院的那一夜。
虚影只持续了几息,便随火光消散。
女子伏地而泣,不是悲伤,而是卸下了长久以来的负重。她终于明白,有些再见,并不需要对方回应;有些爱,本来就不求重逢。
素衣人轻声道:“他听见了。”
她点头,擦干眼泪,深深一拜,然后起身离去。步伐起初迟疑,越走越稳,最终融入远方晨雾。
亭中重归寂静。
素衣人闭目调息,忽觉胸口结晶一阵温热。他低头看去,只见那枚星辰般的晶体正缓缓旋转,内部浮现出一行细小文字:
>**第十卷:余烬书**
>启示条件:当文明再次遗忘死亡的意义
他睁开眼,神色凝重。
这不是普通的名录更新,而是“归途共鸣”进入新阶段的征兆。每当人类集体逃避生死真相,陷入永生执念或彻底虚无之时,这一卷便会自动激活。上一次开启,还是在星际纪元初期,人类首次实现意识上传时。
如今,遗忘潮虽退,但伤痕犹存。许多人沉迷于虚拟永生,拒绝承认亲人的离去;更有政权利用“记忆重构技术”,伪造亡者对话,制造情感操控的骗局。送别的意义,正在被扭曲成挽留的工具。
他站起身,提起灯笼,准备启程。
可就在此刻,天际忽现异象。
一道银白色流星划破苍穹,自宇宙深处疾驰而来,未及落地便在高空炸裂,化作漫天光点,如雨洒落大地。每一粒光尘落地,皆生出一株玉莲幼苗,根系直入地脉,叶片朝向归思亭方向微微倾斜。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残存的归思亭同时震动。火星基地的灯笼无风自摇;木卫二冰原上的纪念所内,冻结百年的笛音装置突然奏响;半人马座殖民地一座刚重建的亭子中,供奉的木偶双目竟渗出晶莹露珠,似在流泪。
这是“归途之河”的全面复苏信号。
素衣人仰望天空,喃喃:“你们也回来了吗?”
话音未落,耳边响起细微声响。
像是翻书,又像叹息。
他转身,见石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本新册子。封面空白,唯有中央浮现出一朵正在生长的玉莲图案,花瓣一片片绽开,每一片都刻着一个名字:
**柳扶风、苏砚、陆知寒、林昭、阿湄、阿川之母、老渔夫、少年阿川、林父……**
那是所有曾在这条路上留下足迹的人。
册子自动翻开,首页浮现文字:
>**《送别录?第十卷:余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