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柔心道,能被挑中陪同外宾的可不是普通人,这小伙子一看就是有眼力见儿的,又曾跟过段书记,现在年纪轻轻就在政府办,以后说不定能到哪儿呢!
“对了黄老师听说没,段书记下个月就要出任农业部农村发展司副司长了。”蒋帆一个人待得无聊,也懒得听老外的叽叽呱呱,不由得说起他们共同认识的人来。
黄柔大惊,段书记这可真是官运亨通啊!从小小的大河口公社书记一跃上北京……当然,也不能叫鲤鱼跃龙门,因为他老人家原本就在农业部工作,回去只不过是平反后官复原职罢了。
那样一位为农民干实事的人,去了农村发展司,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的农村大环境会有什么起色?牛屎沟现在不许种黑皮瓜了,社员们谁也不乐意,包括张爱国自己在内,都偷偷摸摸种呢。
崔家因为是第一家种的,反倒被太多人盯着,不好下手,院里都只敢种点花生土豆。没了西瓜卖,崔家收入又少了一块,大家都着急啊。
最近风声太紧,做好的包包不敢送出去,上好的西瓜籽儿不敢育苗,可急死崔家人了。
大环境变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她们可以先种上?等到能结瓜的时候,说不定文件就下来了!
黄柔觉着,婆婆要是听见这消息,还不知道得多高兴呢。昨晚大家围在一起,让她给春月写封信,大哥一句,大嫂一句,二哥一句,幺妹一句,春芽一句的……她是写哪儿算哪儿。顺便,经过菲菲的事,她也正想给春月说说,出门在外,尤其是女孩多的集体生活里,要注意的还挺多。
就这么东一句西一句的,写了满满八页信签纸,可把婆婆高兴的,仿佛已经看见孙女收到信,并在信的嘱托下安分守己为崔家争光的模样。晚上挨着她,越说越来劲儿,一直聊到后半夜才睡。
黄柔现在把她当亲娘,她高兴,黄柔就高兴。
正想着,忽然听见幺妹叫她:“妈妈,妈妈你来一下下嘛。”
“怎么啦?”
幺妹指指花生丛,嫩嫩的花生苗用稻草盖着,上头还给搭了个保温棚子,鸡粪鹅粪时不时的施上,可谓煞费苦心。
可现在,长势喜人的花生苗居然死了好几根,好端端的叶子枯萎,茎也黄了,像被霜打的茄子。可黄柔确定,棚子加稻草的双重保险,霜是打不着的。
“莫非是生病了?”她捡起一根枯死的花生苗,可叶子上干干净净,一没虫子虫卵,二没斑点。
这可是幺妹带进家门的“新物种”,她很着急,“妈妈怎么办呀?”
她已经用灵力感受过,也没感受到它们是怎么啦。平时生小病的话,她只需要稍微用一点点灵力就能感受到,并且治愈它们,可这次真的不一样。
非常不一样。
“可能是天太冷了?”黄柔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因为枯苗所在的位置是棚子底下最中心,周围靠边的都没冻死,偏偏把它中间的冻死了?
“别担心,先观察两天看看。”
幺妹有点不放心的点头,顺带安抚了一下周围唧唧喳喳的花生苗们,“你们不用怕,我妈妈很厉害哒!”
没一会儿,西屋传来微弱的哭声,她也顾不上关心花生苗了,赶紧撒丫子跑进去,小彩鱼已经爬到炕沿石上,仰着头看她呢。
看见是最喜欢的六姐姐,她“咯吱”一笑,露出一口光秃秃的牙床,跟“苦主”张乙牛似的。
“哼,你是我妹妹,你比大坏蛋张乙牛好看多啦,好看十倍,一百倍!”她气哼哼的捏了捏妹妹软乎乎的脸颊,当然没舍得用力。
白白胖胖的小彩鱼回以“咯吱”一笑,朝她张开双手,要抱抱。
幺妹学着妈妈那样,亲昵的点了点她的鼻子,“小彩鱼要抱抱是吧?那你要乖乖哒,我待会儿给你找好吃的哟!”说着,她忽然吸了吸鼻子,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这是大伯娘的屋,说不定她藏了什么好吃的呢。
小孩子的好奇心驱使,她又嗅了嗅,真的好想知道是什么香。
忽然,小彩鱼“啊啊”叫起来,她正指着炕尾呢。
幺妹在她的指导下,很快从墙洞里掏出一包乌黑发亮的小蘑菇。
夏天的时候,山上会长许多蘑菇,尤其石兰省的松树下,下过雨后会长出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蘑菇。它们不仅漂亮,还非常好吃,是石兰省特有的美味,一年顶多能持续一个月。
但蘑菇种类太多,有些能吃,有些有毒,吃了毒蘑菇轻则恶心呕吐拉肚子,重则脱水昏迷心悸,更重直接能死人呢!
只有家里上了年纪的太婆太公才能说清楚,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崔老太跟着她娘认过,几个孩子负责摘回家,她就一朵一朵的辨认,通过看外形,闻气味,甚至亲口尝,确定能吃的留下来,吃不完就晒干,风干成干蘑菇,留到冬天炖骨头。
在小地精眼里,土里长出来的东西是好东西,灵芝是精华,蘑菇也是精华,而且是又香又漂亮的精华!
她摸出小小一朵,“卡擦”咬了一口,“唔……真香!”比洋人的巧克力好吃多了,地精胃也是中国胃啊。别人要是吃了生蘑菇,铁定得中毒,可她不怕,这点毒对她来说就是挠痒痒,多放两个屁就完事儿啦。
“卡擦——”
“卡擦——”
一小会儿,一把干蘑菇就被她当零嘴儿吃完啦!
友娣推门进来,“妹来抱小彩鱼呢?快把她弄出去,别把尿屙炕上,我可不给她洗。”
幺妹“嘿嘿”笑,她知道友娣姐姐说反话呢,现在的姐姐最勤快啦,不止洗大伯和彩鱼的衣裳,还会洗厚厚的被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