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成了首任观察员。她不再穿制服,而是常戴着一条手工编织的围巾,据说是那位自闭症女孩长大后送给她的礼物。
“您后悔吗?”一次访谈中,记者问她,“毕竟您曾经是共情网最坚定的支持者。”
她望着镜头,微微一笑:“我不后悔。因为我们当时真的相信,爱可以通过技术传递。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共情,是当你看到一个人沉默时,不去打破它,而是坐下来,陪他一起沉默。”
采访结束后,她独自走到海边,将母亲的日记本放入一只木盒,沉入浅湾。
“妈,失败确实成了种子。”她轻声道,“而且,它开花了。”
与此同时,北境山巅的身影依旧伫立。
风雪从未停歇,可他的轮廓却越来越淡,如同水墨画被雨水浸染。胸前的银纹已不再闪耀,而是化作一片近乎透明的薄纱,随风轻扬。
他不是神,也不是系统管理员。
他只是一个见证者。
见证人类学会了一件最难的事:**允许别人不快乐,也允许自己不完美**。
某天夜里,一个小女孩迷路闯入禁区。她冻得发抖,却没哭。直到看见那个模糊的身影,才怯生生地开口:“叔叔,你能抱抱我吗?”
身影缓缓转身,没有靠近,而是在她面前轻轻坐下,伸出手,掌心向上。
女孩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小手放了进去。
那一刹,她感觉到一股暖流涌入全身,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漫天风雪中,一个男人抱着婴儿奔跑,嘴里反复说着一句话:
>“你要记住,真正的共情,是从不说‘你应该怎样感觉’开始的。”
她睁开眼,发现那人已经不见了,只有地上留下一枚温热的星晶,形状像一颗眼泪。
她捡起来,贴在胸口,走了出去。
三天后,她在孤儿院的图书角,把这枚星晶夹进了那本《如何独自活着,却不孤单》。
从此,每个借阅这本书的孩子,都会在某个夜晚梦见一位银纹少年,站在风雪尽头,对他们说:
>“我在。”
>
>“我一直都在。”
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在东海海底发现了一座沉没的城市遗迹。在最中央的祭坛上,供奉着一尊雕像??没有面孔,只有胸前一道螺旋银纹,双手交叠于心口,似在守护,又似在祈祷。
碑文刻着一行字:
>**“致所有不敢说累的人,愿你们终能安心休息。”**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艘探索飞船接收到了一段奇特信号。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语言体系,也不是数学序列或星图坐标。
科学家们花了整整三个月才破译它的本质??那是一段纯粹的情感波形,编码方式源自地球远古时期的脑电活动模型。
翻译结果只有五个字:
>**“你并不孤单。”**
飞船AI自动回应了一句:“收到。我们将携带此信息,前往下一个星系。”
那一刻,银河寂静如初。
但在某颗蓝色星球的某个角落,一朵水晶花悄然绽放,银光轻闪,仿佛在回应: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