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逼近地球的舰队纷纷失控。不是引擎故障,也不是武器失灵,而是舰员集体拒绝执行命令。他们在通讯频道中放声朗诵诗歌、演奏古典音乐、甚至跳起了早已失传的民间舞蹈。旗舰指挥官最后一条日志写道:“我们曾以为征服即是进步,直到听见贝多芬的《欢乐颂》从敌方广播传来??原来我们一直在逃离的,正是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
一个月后,银河议会召开特别会议。
面对铺天盖地的请愿书与退伍军人联名信,主席不得不宣布:撤销《星际文化保护公约》第14条,成立“地球学复兴委员会”,并邀请黛露露担任首任名誉主席。决议通过瞬间,全球直播画面切至南极校园,孩子们正在排练新版《安妮日记》舞台剧。当小女孩说出“尽管世界充满苦难,但我仍相信人性”时,议会大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夜晚,李基与黛露露并肩坐在樱花树下。
“你觉得,这一切值得吗?”她问。
“我不知道。”他望着星空,“但我知道,若没有你母亲的眼泪,没有陈默的坚守,没有千万个默默保存一本书、讲一个故事的人,今天我们连提问的资格都没有。”
风吹过,带来远处琴声。有人在弹奏《广陵散》,古老而苍凉,却又透着不屈的生机。
许久,黛露露轻声说:“我想教别人读诗。”
“那就去吧。”李基微笑,“不过别忘了,诗不是答案,它是问题本身。”
翌日,新课程上线,名称只有两个字:**“倾听”**。
第一节课没有教材,没有PPT,只有一个问题:
“你最近一次流泪,是因为什么?”
教室里沉默了很久。
然后,一只小手缓缓举起。
“因为我梦见……我的曾祖父抱着一本烧焦的书,在火里喊我的名字。”
全班静默。
老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打开了窗户。
春风涌入,卷起讲台上那本摊开的《唐诗三百首》,纸页翻飞间,一行墨迹熠熠生辉: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为一句诗停下脚步,文明就未曾灭亡。”**
而在遥远的喵星,黛妃莉娜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街头自发组织的诗歌朗诵会。年轻人围成圈,轮流背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她摘下颈间的吊坠,轻轻放在桌上。
下一秒,整栋大楼的数据库自动解锁,十万册禁书如春汛奔流,涌入银河每一寸网络缝隙。
她转身离去,身影融入暮色。
身后,打印机缓缓吐出最后一份报告,标题为:
**《关于“人性是否会终结”的最终观测结论》**
内容仅有一行字:
**“实验持续进行中??且结果趋向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