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酿秋实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虎毒食子(第1页)

第三百二十一章 虎毒食子(第1页)

升米恩,斗米仇。短短六字,说来简单,但扩展开来,便是一个分外刺耳的典故——如果有一人在另一人危难的时候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但对别人的帮助,让其形成了依赖,由感激变成了理所当然,最后便容易成仇。朱载自己在寄奴处看出了什么,余幼嘉不知道。可她知道,这样的提醒,绝不是空穴来风。朱载这样看着明朗,实则万事都压在心底的人,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来也确实是‘忠告’。余幼嘉沉着片刻,到底是含糊答应一声。朱载心中对二娘接受自己与否大概有七八成把握,许是心中觉得早晚要成一家人,他今日的言语也分外多了些:“别含含糊糊的,快些吧。”“谢先生待人虽和善亲厚,但我时常觉得他给我的威压比父王的威压还强,若换我当这个县令,辖内有谢先生这样的人,我早中晚都要给他磕头,让他多多助我。”余幼嘉本在思考,听到这话,实在没忍住,无奈笑出声:“你小子倒是挺能屈能伸。”朱载哈哈大笑:“此才是常道!”“古往今来,无论君主皇帝能臣贤士大多爱惜羽翼,大道理说的比山还响,可我在史书上翻来翻去,也鲜少看到有人说,吃饱肚子,磨好刀尖,活下去,才能去追寻旁的东西。”“贤名可不能填饱肚子,更不能救百姓!”此言,太过意有所指。余幼嘉本能想到了朱焽,但又觉得朱焽应该有所不同。于是,她便笑道:“有道理,不过你若是遇见贤主,嘴上嫌弃,肯定也会扶持到最后。”朱载仍是笑,只是这回却没有再作声。只要认识朱焽的人,多少都能察觉出他的缺点,可他的优点,同样十分亮眼。朱焽或许压不住天下百姓,但他绝对能压得住他的臣子,臣子又反能帮他压住百姓。可天下,难道就只有一君,一臣,一民吗?马蹄声杂乱无章。余幼嘉拿着那卷标注详细的牛皮纸细细规划如何送朱焽回淮南,不时询问朱载的意见,一时间竟也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兵卒们已被张三带出去一队。朱载倒有所察,不过这半月与张三相知相交,对他的能力也有底,倒也并不十分放在心上。两人一路讨论,约摸又过了半炷香的时间,才有一马追上二人,池厚策马而来,沉闷道:“我刚刚侦察候望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两小股身份不明的势力正在缠斗,张将军已经带兵卒将他们尽数包围,将军吩咐我请县令去瞧瞧,看看如何处置。”余幼嘉闻言,小心将牛皮纸收起,若无其事放回了自己怀里。朱载嘴角微微有些踌躇,倒也没有阻拦,只问道:“崇安辖内所有山匪应当早被我们剿灭,何处来的两股势力?分别有多少人?又有用何武器,多少马匹?”池厚摇头,以示自己也不太清楚,只回答了后面两个问题:“一队有二十多人,一队得有百人,人人都有刀有马,人少的一方明显不敌,看样子像是缠斗许久,才到此处。”此处,已经是离崇安城池不远。余幼嘉与朱载对视一眼,两人心头都觉得有些不妙。余幼嘉先一步策马:“带路。”池厚所说的不远处,果真也是不远处的一处河滩。余幼嘉骑马不过百步,便看到被兵卒们围起来的人墙,而越过人墙,只见河滩之上,两股人马已绞作一团,杀声震天。那百人队如潮水般一波波涌来,攻势大开大阖,马蹄踏得碎石飞溅,不时有冷箭从外围掠空而过,试图扰乱那支被围困的小队。而被围在核心的二十余骑,却如激流中的顽石。他们背靠着背,自发结成圆阵,彼此照应。刀锋相交的脆响又密又急,火星四溅。人少的一方显然更为吃力,圈子被压缩得越来越紧,每一次格挡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已有几骑空马在原地不安地打着转,鞍上无人。其中,为首的一名黑甲骑兵格外悍勇,一柄长枪舞得泼水不进,数次突前斩翻企图破阵的敌骑,又迅速退回稳住阵脚。但此悍将臂甲已裂,鲜血顺着铁片往下淌,看着周遭围靠过去的崇安兵卒,隐约可见疲态与力竭。整个小队虽阵型未散,但却已是强弩之末,败亡似乎只在顷刻之间。两方争斗吃紧。可余幼嘉却始终没能看出两方来路,她侧首正要问问张三与朱载,却见朱载已一骑当先,越众而出。朱载如此意气风发,路过余幼嘉身边的时候,余幼嘉还清晰听他唤了一句:“是我父父亲!”余幼嘉一愣,下意识看向朱载马蹄所去之向。而后,她又看到那名被追杀的黑甲悍骑。此人身量颇为高大,长枪在手,气势若排山倒海而来,虽看不清面容神态,可隐约也可见其悍勇英姿。,!余幼嘉虽不知淮南王为何会在此处,但根据那声朱载唤出的‘父亲’,也能料想朱载应是怕其父暴露身份,与淮南王作对的人不管是谁,今日都不能留活口。她正要侧首吩咐张三,可下一瞬,却在那片烈日之下河水灿灿的河滩边,看到了她毕生难忘的一幕——黑甲悍骑见有人靠近,先是一惊,待看清朱载面容之后,竟是长枪横出,将朱载从马上横扫而下!!!此动作突兀至极。直到朱载滚落河滩,噗通一声落入水中,余幼嘉也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先前还骄傲,明朗的少年郎,跌落入不足半人腰身高的河滩中,奋力挣扎而起,却又被黑甲悍骑踏马而至,一蹄便狠狠踏上朱载的肩膀又一次,又一次,朱载被掀翻到了河水里。这两次举动接的太快,太顺手。直到黑甲悍骑当着众人面喊出那些话时,余幼嘉仍三魂七魄归于天外。那人高声喊:“我等虽奉淮南王之命而来,可亦识时务!”“此人便是淮南王世子朱焽,你们要杀要剐皆可,只求放我等性命!”-----------------《胤朝·九州书·太宗本纪》原手稿,草记——【平阳王遣兵追太祖,余子率兵而往,太祖却以为追兵再至,大急,马踏太宗,迫其为质。余子下河滩解困于太宗,太祖再踏,如是者三。】【太宗吐血三升,身受重伤,救起时已奄奄一息,余子带兵解困于太祖,杀追兵。太祖抱拳相谢,却不称余子为县令。】【太祖初建胤朝。余子奉太宗命入邺,太宗引荐余子入朝,太祖不喜,未重用。帝师闻此,语太祖,云:“君即不听用余,必杀之,无令出境!”(不重用她,就杀掉她,千万不能让她离开。)明为相劝,实为推崇余子之能。太祖面上应允,人散后语仆云:“谢卿病甚,悲乎,欲令寡人重用余也,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谢爱卿年纪轻轻脑子就糊涂了,真可怜!一时说要重用,一时又说得杀,十足的胡说八道。)】【太祖执政三年,废太子焽多番相劝,余子仍未能获重用直至太宗临朝,万象更新。】:()酿秋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