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739章 博弈较量皇帝入局(第2页)

第739章 博弈较量皇帝入局(第2页)

春芽跃出树梢,手中短刃抵住其咽喉:“你说谁不配?三百七十二位亡魂听着呢。”

那人面色惨白,身后差役纷纷后退。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钟声??忆园的金铃,竟在白昼自鸣!

一声、两声、三声……

紧接着,全城九座设有共鸣石的庙宇、书院、驿站,同时响起微弱铃音,如同回应。街巷孩童惊呼抬头,只见天际云层裂开一线,阳光穿透而下,正照在铭名墙上,那一排排新添的名字熠熠生辉。

民间传言四起:“言脉盟显灵了!”“死去的人在说话!”“连风都在念名字!”

朝廷震怒。

当夜,皇帝再度召见阿芜。

这一次,他不再蜷缩床榻,而是端坐龙椅,眼神清明,却透着彻骨疲惫。“你知道我为何突然清醒了吗?”他低声问,“昨夜,我梦见沈兰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着一碗药,说:‘这回,换你尝尝宁心散的味道。’我喝了,然后……我听见了。听见她当年在冷宫一夜夜写的医书残篇,听见她说‘我想回家’,听见她咽气前最后一句??‘我的孩子,不要忘记我是谁’。”

阿芜静静听着。

“朕下令废了宁心散,可那些吃过它的人呢?”皇帝苦笑,“他们的记忆早已残缺,连恨都不完整。我们造了三百年的谎言,如今要用三百年的真相去填吗?”

“不必。”阿芜摇头,“只需让下一代不再需要谎言。”

她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递上前:“这是《女子授爵法》实施细则,请陛下御览。首批评定十九人,皆为近十年平反案中确认被夺功者。她们或已逝,或残疾,或贫病交加,但她们的孩子,将享有爵位继承权、科举优待、官学保送资格。”

皇帝翻阅良久,终是提笔批红。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更甚。

礼部尚书当庭晕厥,户部侍郎连夜辞官,更有三位宗室老亲王联名上书,称“妇人干政,国将不国”,请求废黜阿芜天听院主之职,焚毁所有音镂器物。

阿芜不予理会。

她在铭名墙前举行首次“授名礼”,十九位遗孤登台,接过印有母亲真实姓名的玉牒。最小的女孩不过六岁,抱着母亲的手稿不肯撒手,哭着说:“老师以前说我娘是疯子,现在我能告诉他,我娘写了最好的药书!”

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而就在仪式结束之际,南疆急报再至:陈小砚在地下古城深处发现一座石棺,棺内无尸,唯有一面青铜镜,镜背刻着一行古篆:

>**“若见此镜,吾女当立于天下之前。”**

随信附来一幅拓片??镜框边缘,赫然环绕着与水晶铃舌同源的符文,且下方多出一句铭文:

>**“铃动三次,非为揭罪,乃为立约??新世之始,由众声共定。”**

阿芜怔住。

三次……她只摇过一次。

第二次,该在何时?

她立刻修书一封,命快马送往南疆,嘱陈小砚暂勿轻动石棺,待她亲往勘验。同时,她召集言种会核心,启动“百日归名计划”:在全国一百零八州同步设立回声井,派遣女官团队深入乡野,搜集民间口述史,尤其是那些从未见诸文字的女性技艺、发明与抗争。

一个月后,第一批成果送抵京城。

有陕北老妪口述治沙经验,三代女子接力种草固土,却被记为“官督民力”;有岭南绣娘创“双面异色绣法”,作品进贡皇宫,署名却是绣坊掌柜之子;更有边陲女将代兄从军十二年,战功赫赫,归来却被斥“伤风败俗”,终身囚于家中。

阿芜命人将这些故事编成话本,在街头说书摊传唱。孩童们争相背诵:“我不做无名丫头,我要做林昭雪!”

与此同时,北境传来惊人发现:李承勋墓穴焚毁后,灰烬中竟析出微量金属粉末,经检测,与皇宫御用铃铛材质一致。进一步追查发现,历代皇帝寝宫悬挂的“安神铃”,内部均藏有微型音镂装置,可释放特定频率声波,抑制人深层记忆觉醒。

原来,皇权不仅用药控制思想,还用声音编织梦境。

阿芜下令拆除所有宫殿内的安神铃,并公开演示其原理:当铃声停止,多名曾服用宁心散的老宫人突然痛哭,记起自己年轻时写过的诗、画过的图、甚至暗恋过的人。

“我叫苏婉儿……”一位白发宫女颤抖着说,“我不是张嬷嬷……我是先帝身边的画师……我画过整幅《江山春游图》……可他们说是我师傅画的……”

现场一片啜泣。

就在这一夜,阿芜梦见母亲柳佩兰站在雾中,身穿战甲,肩披红袍。“你做得很好,”她说,“但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某个皇帝,也不是某部律法,而是我们自己习惯了沉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