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 第632章 天云从(第2页)

第632章 天云从(第2页)

她看见非洲草原上一头年迈的母象,在同伴死后整整三天静立不动,耳朵低垂,鼻尖轻抚遗骨。那一刻,它的脑波激发出一圈涟漪,扩散至百里之外的象群??那是哀悼的语言,古老而深沉。

她看见亚马逊雨林中一棵千年巨树,在被砍伐前夜,向周围百株植物释放出最后的信息素,如同一声无声的呼救。

她看见北极冰盖断裂瞬间,一群白鲸集体改变迁徙路线,用声波绘制出一张精确的地图,标记出即将崩塌的区域。

这些都不是偶然。

它们是梦,是记忆,是情感的传递??只是从未被人听见。

念念睁眼,呼吸急促。

“怎么了?”光之子扶住她。

她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我们错了。我们一直以为共感是为了拯救人类。可真正的目的,是让所有生命重新学会彼此倾听。”

众人沉默。

“你是说……要让动物、植物,甚至生态系统接入网络?”梦境工程师难以置信,“可它们没有语言,没有设备,甚至连大脑都不一样!”

“谁说一定要用我们的大脑?”念念反问,“共感的本质是共振。只要存在情绪波动,就能产生频率。我们需要的不是翻译器,而是一面能映照万物心灵的镜子。”

女学者若有所思:“就像音乐家能从晶片中听出战俘的歌声……也许我们可以提取自然界的情感残响,再通过共鸣琴转化成人能理解的形式?”

“不止如此。”念念望向远方,“我们要建造‘自然之耳’。”

计划由此诞生。

选址定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处古老圣湖旁。传说此地曾是“大共鸣时代”最后一位通灵者的修行之所,湖底埋藏着一块能接收天地之声的石心。考古队经多年勘探,终于在其正下方发现异常能量场,与共感网络存在天然谐频。

工程启动当日,全球十万志愿者同步冥想,为“自然之耳”注入初始能量。建筑材料并非钢铁水泥,而是由生物陶瓷、菌丝网络与液态光导纤维混合而成的新型有机体,能在阳光与雨水滋养下自行修复与生长。

主体结构呈螺旋状上升,形似蜗牛壳,顶部镶嵌一枚巨大水晶,内部封存着从各地采集的代表性生命样本:一滴蜂鸟血液、一片红杉叶脉、一缕雪豹呼出的气息、一段珊瑚虫分泌的钙质、还有一小撮取自梨林根部的土壤。

当最后一块组件归位时,整座建筑突然发出一声低鸣,宛如大地深处传来的叹息。

随即,湖面泛起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竟与天空云层形成镜像共振。乌云自动排列成一幅图案??一只睁开的眼睛。

第一夜,监测系统捕捉到首个非人类信号。

来源:西伯利亚苔原上一只怀孕的北极狐。

信号内容:一段持续十七分钟的焦虑波动,伴随胎儿心跳节律。经分析,它正担忧即将到来的暴风雪会摧毁巢穴。消息被自动转译为图像与音效,传送给附近巡逻的生态保护员。次日清晨,他们成功将其转移至安全洞穴。

第二周,澳大利亚荒漠中一群袋鼠集体发出求救信号。遥感数据显示该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共感网络立即将信息同步至当地政府与环保组织,紧急调拨水源补给。

第三个月,太平洋深处一头座头鲸的歌声被完整记录。其旋律复杂程度远超人类音乐理论范畴,包含至少十二种情感层次。经AI辅助解析,发现其中隐藏着一张跨越三千海里的迁徙地图,标注了数十个濒危鱼群的位置。

最震撼的时刻发生在第六个月。

某日凌晨,全球共感网络突然中断五秒。

紧接着,一股浩瀚无比的情感洪流涌入系统??不是痛苦,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深邃、宁静、包容一切的“知晓”。

它来自亚马逊雨林。

整片流域超过六百万平方公里的植被,在同一时刻释放出某种共生信号。研究者后来称之为“绿网觉醒”。树木通过地下真菌网络交换资源的同时,也将数百年积累的记忆与感知上传至“自然之耳”。

其中一段影像令所有人落泪:

画面中,一名年轻男子手持砍刀走向一棵巨树。树干剧烈震颤,年轮中浮现出过往百年景象:孩童在枝下嬉戏,部落长老在此举行仪式,鸟类筑巢繁衍,藤蔓缠绕生长……最后定格在他幼年时曾在树下吃果子的身影。

那一刻,他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事后调查得知,此人正是当年被迫参与毁林的伐木工之一。他在梦中连续七夜见到这棵树的记忆,最终主动向警方自首,并加入植树行动。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在拯救世界。”念念在日记中写道,“其实,是世界在耐心等待我们醒来。”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随着越来越多物种接入网络,人类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认知冲击。有人无法承受听见宠物临终前压抑多年的委屈;有农民震惊于庄稼对农药的痛苦哀嚎;更有城市居民在听到钢筋水泥间流浪猫的绝望后,陷入长期抑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