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朱文成图穷匕见,重重一揖:
“陛下!为严肃军纪,重整朝纲,臣恳请陛下,立即下旨,将吴承安解职查办,锁拿回京受审!”
“同时,对兵部失职之员,也应一并追究!”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太师一党的官员再次齐声高呼,声势浩大,仿佛不将吴承安立刻扳倒誓不罢休。
压力再次回到了皇帝赵真这一边。
蒋正阳的解释虽然巧妙,但终究无法给出吴承安在蓟城的明确理由。
而朱文成的攻击,则将吴承安的个人行为与整个兵部的失职捆绑在了一起,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赵真面沉如水,心中念头飞转。
他知道,今日若不给个说法,恐怕难以平息这场风波。
他需要时间,需要吴承安那边的消息,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台阶。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了始终沉默不语,但眼神中透着关切与焦急的几位老将和御史身上。
是时候,引入一些不同的声音了。
这场朝堂博弈,远未到结束之时。
金銮殿内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触即发。
太师李崇义一党步步紧逼,兵部两位侍郎的应对虽未露大破绽,却也未能完全扭转局面。
皇帝赵真看似震怒,实则心中焦灼,他在等,等一个能打破僵局的声音。
他的目光在文武百官中逡巡,最终,落在了御史大夫何高轩的身上。
何高轩,年近六旬,须发已见斑白,但身形挺拔,面容清癯,一双眼睛深邃而平静。
此刻,他正手持玉笏,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殿内这场针对他未来外孙女婿的狂风暴雨与他毫无关系。
赵真心中一动,泛起一丝疑惑与期待。
这何高轩,身为御史台之首,掌管风闻奏事、纠劾百官之权,向来以刚正不阿、言辞犀利著称。
更重要的是,他与吴承安关系匪浅,其外孙女韩若薇与吴承安已有婚约在身,只待吴承安凯旋便要完婚。
于公于私,此刻他都应该是最着急为吴承安辩护的人,为何至今一言不发,如此沉得住气?
莫非。。。。。。他已有应对之策?
或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赵真决定不再等待,他需要何高轩这把“利剑”出鞘。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锁定何高轩,主动开口,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压抑:
“何爱卿。”
这一声呼唤,顿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何高轩身上。
李崇义等人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们最忌惮的就是这个老家伙出来搅局。
何高轩仿佛刚从神游中归来,不慌不忙地出列,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