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他拿起原型机,点出了几个核心痛点,每一个都直指要害:
“第一,发热。”周明语气严肃,“高性能处理器、高亮度屏幕长时间运行,发热是必然的。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用户对‘烫手’的容忍度是零!尤其是夏天,放在口袋里都烫,这是致命伤。散热设计必须作为最高优先级!金属机身是优势,但内部的导热硅脂、石墨散热片、甚至可以考虑在主板布局上优化,必须不惜成本,将核心温度控制在一个舒适的范围。我要的不是‘不降频’,而是‘不烫手’!”
“第二,内存与流畅度。”周明继续,“128MB的RAM,在现在看是奢侈,但随着系统更新、应用增多,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内存管理机制必须极其高效,后台应用冻结策略要狠,确保前台应用的绝对流畅。任何卡顿、掉帧,都是对‘智能’二字的讽刺。我们要给用户的是‘行云流水’,而不是‘一步一卡’。”
“第三,续航。”周明点了点电池部位,“1420mAh,听起来不小,但面对大屏和智能系统,是远远不够的。系统层级的功耗优化要深入到每一个细节:CPU动态调频、屏幕亮度自适应、后台网络连接策略。。。。。。我要的不是纸面上的参数,而是用户正常使用下,能稳稳撑过一天的标准。如果一天都撑不住,再智能也是块板砖。”
“第四,信号与稳定性。”周明强调,“作为通讯工具,信号是底线。天线设计必须最优,通话质量要清晰稳定。还有,死机、自动重启,这些在功能机时代可能偶尔容忍,但在智能机上,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灾难!系统的稳定性、抗崩溃能力,要经过最严苛的测试。”
周明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他早已用过这款手机千百遍,清晰地预知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他的指导意见,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执行、直击用户体验核心的解决方案。这让在场的所有工程师,从贾擎龙到最年轻的技术员,都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和压力,同时也豁然开朗。董事长不仅看得远,更看得细,看得透!
“目前阶段,”周明总结道,“硬件设计基本定型,下一步是解决代工,进行小批量工程样机试产。系统和应用需要持续优化、除bug、进行海量的兼容性和压力测试。整机的装配、调试、各项功能的最终适配和联合测试,将是一个漫长而精细的过程。”
他环视众人,给出了一个现实的时间表:“我希望,也是最理想的情况,我们需要至少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所有这些工作,达到可以规模量产和上市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的‘明穹’智能手机,目标是在2007年,正式推向市场!”
2007年!这个时间点让所有人精神一振。他们正在创造的,将是一款领先时代至少两三年的产品!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周明站起身,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但我对你们有信心。你们正在创造的,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入口,是启明科技未来十年的基石,更是我们国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掌握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贾总,各位工程师,”周明的目光最后落在贾擎龙和团队身上,“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集团会倾尽所有资源支持你们。我要的,是在2007年,让全世界看到,来自中国的启明科技,是如何重新定义‘手机’的!”
会议室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坚定的目光。巨大的压力化作了更强大的动力。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无比清晰接下来的道路。
鹏城研发中心的灯火,注定将彻夜长明。一场关乎未来移动王冠的终极攻坚战,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冲刺阶段。而周明,这位掌舵者,正以他超越时代的视野,引领着这艘科技巨舰,劈波斩浪,驶向那片名为“智能时代”的崭新蓝海。明穹初现,智启未来,历史的车轮,正在他们的手中被缓缓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