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郭睿和姚杰一起辅导凌亮的时候倒没有太头疼的感觉。
凌亮虽然这段时间主攻体育,但文化课竟也保持得不错。他现在甚至还随身带着郭睿之前给他的那本笔记,并时常拿出来翻阅。
郭睿和姚杰都颇为欣慰。郭睿欣慰自己之前的辛苦教学没有作废,姚杰欣慰凌亮终于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了。
姚杰昨晚的判断很准确。照凌亮目前这个水平来看,想单凭裸分考上江川一中确实难度不小,但若是体考真能顺利过线,享受那三十分的降分录取政策,那绝对是够了。
于是姚杰担心起凌亮的体育来。
“你五千米练得怎么样了,能稳定过线了吗?”姚杰问凌亮。
凌亮摆摆手:“哪有那么容易?还有好几周呢,急什么?到时候,我相信天才的我一定能战胜它!”
接着,凌亮又掰着手指头列举起来自己这段时间作出的牺牲:“为了把这破成绩提上去,还有练这个累死人的体育,本大爷已经忍痛割爱,有十多部新出的游戏没来得及通关,收藏的五六家口碑超赞的拉面店也一直没时间去探店……”
一旁的郭丽也感同身受,跟着凌亮哀号起来:“就是嘛!我攒了好多本小说都没时间看,还有好几部期待了好久的电影,都没能去电影院看上首映……”
接着她话锋一转,眼睛亮晶晶地看向郭睿和姚杰:“哥哥,姚杰哥哥,高一应该没初三那么累吧?是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
郭睿和姚杰对视一眼,都不忍心打破郭丽对高中生活的美好幻想。
和电视剧里一样——那当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江川一中是老学校了,设施自然也颇有老学校的风范:宿舍是上下铺的,桌子是没有的,床是翻个身就吱呀响的,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是冰冷的,有时候甚至是红的或黄的……
除了老学校的风范之外,新时代的内卷它也没落下:对学生来说,觉是永远睡不够的,题是永远做不完的,成绩往往是努力了也未必能看到显著进步的。。。。。。
算了,这些就先不告诉他们了,让郭丽和凌亮怀揣着对高中的期待好好努力吧。
想到这里,郭睿和姚杰颇有默契地相视一笑。
之后的几周郭睿和姚杰就没回去过了,留在学校里不是练球就是学习。郭睿偶尔也会萌生回去看看的念头,但往往一看到月考成绩单或者每周小测的卷子,那点念头就被现实无情地掐灭了。更何况,头顶还悬着东亚赛这把利剑,压力巨大。
超速打法真不是好练的。尤其是在郭睿已经觉得1A领域的速度有很大突破后,一旦尝试将其融入到更为复杂的3A表演中,之前建立起来的手感和节奏仿佛瞬间清零,依然难以达到姚杰所要求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极致速度。
姚杰看出郭睿的焦躁,便放缓语气安慰他,说如果实在有困难,也不必强求用超速打法,趁时间还来得及,他们完全可以重新编排团体表演的套路。郭睿却像是跟这事杠上了,骨子里的好胜心被彻底激发,说什么也要把这速度提上去,莽也要莽出一条路来。
姚杰当然了解郭睿的性子,知道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于是不再多劝,只是更加尽心地在一旁提供技术指导和动作拆解,希望能帮他少走些弯路。
就这样,郭睿每天在训练室里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宿舍晚上有门禁时间,他不能在训练室待到太晚,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起床时间提早到了五点半——自己先练半个小时球,再集中和大家一起晨练。
然而,睡眠不足的恶果很快显现。郭睿这段时间白天上课时脑袋总是晕晕乎乎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晚上又不得不熬夜刷题来拆东墙补西墙,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不过,付出总归是有回报的。郭睿的3A速度在这种近乎自虐的练习下,总算是肉眼可见地提上去了,也算没白白牺牲那些宝贵的睡眠时间。坏处就是他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太行,脸上时常挂着两个黑眼圈。
姚杰也好不到哪去。4A和1A的机制本就差异巨大,就算是他自己这个超速打法的创始人,移植起来也颇不容易。于是在郭睿早起了几天后,姚杰也开始跟着郭睿早起了。
姚杰不太能熬夜,于是只能白天靠咖啡苦苦支撑来维持学习状态。要是实在太困,连咖啡都不管用了,他就拧自己大腿。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后的课间是最容易困的时候,那时候全班往往会一起趴着睡觉。而那段时间姚杰坐得笔直,在座位上认真学习。
有一天于净路过四班,看着全班趴倒一片,姚杰却独树一帜立在那刷题,于是于净大为赞叹,从此尊姚队为核动力超人。
实际上姚杰为了不让眼睛闭上,大腿都拧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