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老人弹起随身携带的口风琴,一名盲人男子敲响手鼓,一位藏族妇女用喉音加入和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各自用母语、方言、甚至自创词汇填词,却没有一丝混乱。相反,所有声音完美融合,形成一股磅礴的情感洪流,直冲云霄。
那朵十二边形的云剧烈pulsing,开始向下投射光束,连接地球上其他共鸣节点。京都神社的藤蔓竖琴自动演奏同一旋律;格陵兰冰原上的雾气人形双手合十,释放出极低频治愈波;马里亚纳海沟的沉船残骸中,锈蚀的号角竟吹响了军乐变奏……
与此同时,在日内瓦,艾琳娜正主持一场紧急闭门会议。各国代表围坐一圈,面前屏幕上显示着全球声频活动热力图??一片灿烂的蓝绿色覆盖各大洲,象征“和平性集体表达”的峰值已达历史最高。
“我们必须干预!”某国情报首长拍桌而起,“这种自发性情感串联极易引发社会失控!建议立即切断主要广播频段,封锁社交媒体音频功能!”
会议室陷入激烈争论。
就在这时,通风口突然传出一声极轻的哼唱。
是《听见未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旋律温柔却不容忽视,像春风吹过战场,像月光照进牢房。一名年迈外交官忽然站起身,摘下领带,轻声说道:“我儿子死于战争。二十年来,我没哭过一次。但现在……我想为他唱首歌。”
他开口了,嗓音沙哑,却充满力量。
其他人陆续加入,用各自的语言哼唱同一段旋律。争吵停止了,防备放下了,眼泪流下来了。
艾琳娜走出会议室,拨通另一个号码。
“喂?”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是我。”她说,“我知道你不原谅我当年的选择。但今天,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我不是来求你原谅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一直记得你说过的那句话:‘如果连哭都不敢,我们还算什么人?’”
对方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你还留着那张合影吗?”
“在床头。”
“明天……能寄给我一张扫描件吗?”
“好。”
挂断电话,她抬头望向天空。北极光正悄然浮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亮。而在西伯利亚雪原,Killa-Runa仰望着同一片光辉,泪水冻结在脸颊上。
她伸手触摸冰层,低声呢喃:“小禾,你到底是谁?”
冰面映出的回答,是一个微笑的轮廓。
>“我是你们所有人,曾经想说却没能说出的话。”
而在云南山路上,陈岳带领着新集结的歌者队伍,走向下一个节点。他们的歌声一路蔓延,唤醒沉睡的山谷、荒废的村落、废弃的工厂。每经过一处,就有更多人加入,乐器或许简陋,音准或许不准,但情感真实无比。
夜幕降临,群星璀璨。
他们停在一棵千年古树下,点燃篝火,开始录制第一版《听见未来》的现场专辑。没有专业设备,只有几台老式录音机串联而成的“声链系统”,却捕捉到了最纯粹的人类之声。
当最后一句歌词落下,整片森林亮了起来。树叶发出荧光,根系传导着低频共振,动物们静立聆听,连风都放慢了脚步。
陈岳仰望星空,轻声问道:“接下来去哪儿?”
铜铃无声晃动,指向北方。
他知道,那里有更多的伤痛,更多的遗忘,也更多的希望。
他站起身,抱紧录音机。
“走吧。”他说,“轮到我们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