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杆位的竞争者都会在最后五分钟才进行极速飞驰,因此第一个飞驰圈也不会这么早出来。
“看来这次车手们的预测错了,我们的预测对了,吴轼对于这条赛道可能真不够擅长,所以准备先出站。”
两位解说话音落下,纳斯尔、科维亚特也出场了。
吴轼暖胎圈中,感觉到前四个弯角的抓地力依然十分拉胯,并且赛道温度太低,超软胎升温很慢。
“我需要再进行一圈暖胎,后面有窗口吗?”吴轼在tr里问道。
“目前场上仅仅四辆车,如果没有其余车辆上场,你不会受到阻拦。”乔纳森回到。
“好。”
吴轼应了声,开始进行第二圈暖胎。
这圈暖胎的速度提高了,以此来轮胎温度尽可能的升高。
期间再调节刹车比例,辅以重刹,让前轮的刹车温度快速上升。
这时候,他有些眼馋梅奔的“magicbutto”按钮了。
“魔法按钮”可以一键暖胎,其不仅利用了制动平衡给前轮带来热量,更是会阻止mgu-k恢复能量,以此将多余的热量进一步传输到轮胎。
这种黑科技,哪怕有了思路也不一定做得到梅奔那么好。
第二个暖胎圈将轮胎提升到了工作温度,刹车系统的温度还差些,不过已经不是问题。
“开始飞驰。”吴轼提醒乔纳森。
“ok,目前场上有七辆车,纳斯尔在前面飞驰,不会阻挡到你。”乔纳森说道。
吴轼拐过10号弯,进入发车大直道。
drs一开,整辆车疯狂加速,开始剧烈抖动起来。
由下坡至上坡,会带来一种奇妙的身心体验,不过吴轼无暇管这些,他的内心在默默计算,眼睛在死死盯着坡顶的右侧。
一眨眼间,赛车就冲上了坡,刹车、右转、回方向,压上左侧路肩,开始下坡。
1号弯过得一气呵成,吴轼已然抓住了感觉,再度冲向下坡。
此时坡道上,科维亚特还在暖胎,他紧紧靠在右侧,给吴轼让开了位置。
车辆疾驰,很快又从下坡进入上坡,转眼间,3号弯已然到来。
吴轼瞟到右侧的弯角,就开始降档减速,而后压着左侧路肩转入右侧。
由于对赛道的利用率高,所以这里他进入3号弯弯心十分轻松。
弯道出来后,几乎不需要反打多少方向,就直接来到了左侧路肩。
而后又是长长的下坡。
‘4号弯的抓地情况非常差。’
吴轼有着清晰的判断,所以降速非常狠,在距离弯心50米处就完成了入弯减速。
这样一来,给到后续循迹刹车的制动力度会轻很多,前轮将有更多的抓地力来应付转向。
然而哪怕如此,也是没法去咬住弯心的,或者说,这里咬住弯心本来就不是最佳开法。
车辆有些推的来到了左侧路肩,此时弯道还没有完全过去。
路肩上的湿滑更胜一筹,整辆赛车几乎推到了赛道的边缘,再多出一点儿,就是砂石区了。
‘呼!’
好在,一切都在计算中,赛车顺利完成了转向,抓地力随之恢复。
往后的数个弯道,对于吴轼来说再没有这边这么难了。
毕竟刚刚那个弯道的抓地力过于模糊,他也没有十足把握。
“4号弯有些推,不过整体还不错,非常流畅,跟q2一样流畅。”解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