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二十人看守马场,剩余府兵三十,指派一名可靠旅帅统领,与随从本使的孙录事一并把守坳口要道,设置警戒,封锁进出路径,一旦坳中有变,见我信号,尔等需立刻入内接应,同时还要预防有人趁乱逃脱。”
“下官明白!”
“末将明白!”
尉迟闻庆和魏铭臻立刻转身出去挑选斥候和安排人选。
而李宪则站在一旁摩拳擦掌,显然对这次的搜寻存着极大的兴致,“本王呢?本王做些什么?”
楚潇潇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王爷与我和尉迟都尉的五十府兵一同搜索,若当真内里有事关本案的行踪,必然需要王爷慧眼相识。”
这话半是实在,半是安抚,经过一个月的相处,李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有时确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这位王爷的莽撞行为也的的确确不得不防,山坳中小路、杂草、荆棘纠缠在一起,错综复杂。
一旦眼前这位爷脱离视线去冒险,保不齐要出点什么乱子,到时候难免会应顾不暇,所以还是将他稳在自己身边比较好。
李宪自然明白楚潇潇的意思,在一旁撇了撇嘴,随后便换上一副洋洋笑意,“看来我们潇潇是担心本王发生意外啊…”
楚潇潇瞬间翻了个白眼,小声说道:“王爷,殿下,可否不要每次一到关键时刻您就是这一幅玩世不恭的样子,咱们在查案子!”
“是是是,潇潇批评的是,本王记下了…”李宪咧着嘴凑在楚潇潇身边笑呵呵地说道。
待魏铭臻和尉迟闻庆将一切安排妥当后,四人又就信号如何传递,遭遇不同情况下如何应对,包括怎样辨别可疑痕迹等方面反复推敲了许久。
直至夜幕低垂,烛火燃起,马场灯火通明,官署大堂中的几人方才将明日搜寻山坳的每一个环节大致厘清。
每个人脸上的神色极为凝重,心知明日再入“野狼坳”,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搜寻,极有可能便与那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来一波正面碰撞…
“二位将军,按我们方才所议,即刻回去准备,四更做饭,五更第一批斥候便由山丹出发,如遇敌人,就地隐藏,切不可与之缠斗。”
在尉迟闻庆和魏铭臻转身离去的时候,楚潇潇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再次出声安顿了一番。
待两人走后,李宪来到门口四下看了一圈,白日里那副纨绔的样子已然不存,“潇潇,你是怀疑山坳里会有他们的人?”
楚潇潇皱着眉头,“不好说,若山坳中当真存有大片的毒草,我想…幕后之人决计不会让这个地方疏于防范。”
李宪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看着孙康描绘的细致线条,陷入了沉思……
翌日清晨,天色灰蒙,戈壁滩上凛冽的朔风吹过,带着刺骨的寒意。
山丹军马场辕门外,十个黑色的人影,隐在尚未明亮的夜色中,朝着西北方向悄然前行。
半柱香之后,又有十道身没于朦胧的天光中,沿着先前几人的脚步和路线,无声无息地从马场离去。
先遣的斥候小队已如离弦之箭,率先消失在晨曦微光中的西北荒原。
与此同时,辕门左侧,近百人的队伍已然集结完毕。
金吾卫个个甲胄鲜明,凉州折冲府的府兵们手握制式横刀,背负大弓,队列肃然,每个人都是一脸严肃,没有多余的表情。
这时,楚潇潇从客舍内走出,身着一身利落的黑色劲装,外罩一件墨色披风,装有“天驼尸刀”和“白骨银针”的皮囊紧束腰间,缓步走向这支百人队伍。
李宪也换上了便于行动的骑射服,眉宇间少了几分富贵之气,但多了些英挺。
魏铭臻和尉迟闻庆皆顶盔掼甲,紧跟在楚潇潇和李宪身后。
“出发!”
随着楚潇潇一声令下,百人的队伍按照昨日的部署,梯次出发,向着那片沉寂在祁连山脉中的“野狼坳”行进。
再次踏入野狼坳,感受与昨日已截然不同…昨日人手有限,心中无底,搜寻难免仓促。
今日身后跟着近百名精锐兵士,楚潇潇心中安定不少,搜寻起来也更显从容不迫,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