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城,泥螺巷。
这里,是德清县城里相对平民一些的地方,杨先生父女俩,便住在这里。
此时,距离陈焕离开德清,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而陈清也租下了泥螺巷里一处还算不错的民居,经过几天打扫整理之后,终于在这天搬了进来。
他东西不多,只有一个包袱,包袱里头也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除了几件换洗衣服之外,唯一能说道的,也就是一尊神位了。
是陈清母亲的神位。
这尊神位,还是他从陈家离开的时候,从家里背出来的,当时他的记忆远不如现在清晰,或许那个时候,也不是他背出来的。
而是那位“陈大公子”,非要背出来不可。
此时,陈清把神位供在宅子里的神龛上,上了几柱香,躬身拜了拜。
院子里,传来了一个少女的声音。
“公子,公子!”
这不是小月的声音,而是杨姑娘的声音。
杨姑娘是说书杨先生的女儿,陈清至今还不知道她大名叫什么,只听杨先生喊她小环,陈清就也跟着喊小环。
陈焕没有来德清之前,陈清就已经跟杨家父女很熟了,他改出来的西厢记,让杨七先生在德清名声大噪,最近甚至有府城以及其他地方的人,赶来德清听他说书。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父女俩就差不多已经摆脱了从前的困顿状态,虽谈不上大富,但是比起从前,已经好了太多。
陈清看了看神龛上的神位,扭头推开房门,走了出去,只见院子里,杨家父女手上提了不少东西,已经进了院子。
陈清迎了上去,看了看杨先生,笑着说道:“我听说先生现在忙的厉害,每天被茶馆的那个东家拖着不让走,这会儿茶馆该已经开了,先生怎么得空,到我这里来了?”
杨先生满脸笑容,手里还提着一壶酒,笑着说道:“不要说东家拖着不让走,就是东家把我撵走,不让我去说书了,今天我也非得厚着脸皮,到公子这里来不可。”
说着,他提了提手里的酒壶,笑着说道:“这不,一大早我就跟小环一起去置办酒菜去了,今天一来是庆祝公子乔迁之喜,二来也是庆祝公子得脱牢笼。”
杨先生正色道:“以公子的才华,往后便是龙归大海,虎入山林了。”
陈清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一旁的杨小环,开口笑道:“只是从顾家搬了出来而已,哪里有先生说的这么夸张?”
“而且,我也没有什么才华。”
陈大公子微笑道:“那西厢记,是我抄来的。”
杨先生咧嘴笑了笑,显然不相信,他让小环去搬桌子,然后开口笑道:“屋子里热,就在院子里凉亭底下吃罢。”
说到这里,他先是将酒菜拎到了院子里的凉亭下,然后左右看了看陈清租住的这座民宅。
“这宅子真是不错,比我跟小环住的那处好多了。”
陈清在凉亭底下坐了下来,开口笑道:“先生现在,一个月月钱恐怕不少,想要住个好些的地方,不是轻轻松松?”
杨先生摇头道:“我们父女二人,这几年什么地方没有住过?能有个片瓦遮身,已经心满意足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陈清,呵呵笑道:“不瞒公子,我这人没有多大出息,如今在德清过的不错,就想着攒点钱,等明年在德清置座宅子。”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陈清住的这座民宅,开口笑道:“像公子这里这么大就好了。”
“以后再有闲钱,就看能不能买几亩地。”
说到这里,他看着还在忙活的杨小环,继续说道:“等再过几年,把这姑娘嫁出去,我也就算对得住她娘亲了。”
陈清给他倒了杯酒,笑着说道:“先生还这么年轻,如今又宽裕了,不想着再找一个?”
杨先生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不想这些,真再找一个,怕小环受气。”
他叹气道:“这孩子这几年,跟我吃了大苦头了。”
陈清看着他,问道:“以先生的本事,流落江湖,恐怕也有一些隐情罢?”
杨先生只是低头喝酒,没有回答,陈清也就没有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