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留着。”她最后看了他一眼,笑容清澈如初雪,“下次见面时,一个个讲给我听。”
光灭。
顾望归睁开眼,泪水早已浸湿面颊。医疗监测仪发出轻微警报,显示心率异常波动。但他笑了,笑得释然。
走出共振室时,苏澜已在门口等候。“你知道吗?”她递来一份报告,“今天全球共有四百一十三人完成了首次记忆献祭。其中最多的一类记忆,是你十年前在国会演讲中说的那句话??‘我们不该害怕失去,而应恐惧从未真正拥有过’。”
顾望归接过报告,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照片:一群孩子围坐在非洲某村庄的记忆亭前,听着亲人遗留的声音日记,脸上既有泪痕,也有笑容。
“他们在学习告别。”他说。
三个月后,第三十八号交流站选址会议在日内瓦召开。顾望归作为桥梁学院首席代表出席。当他步入会场时,全场起立鼓掌。没有人再称他“顾总”,而是统一使用一个新的称呼??“守门人代理人”。
会议期间,一名来自南极边缘聚居区的年轻人提问:“顾先生,如果我们真的必须牺牲记忆才能相见,那这种技术,会不会最终让我们变得更孤独?”
顾望归起身,走向讲台。
“我想讲一个故事。”他说,“十年前,有一个男人失去了妻子。他每天登录系统,反复播放她的声音,甚至花钱定制AI模仿她的语气聊天。他以为这样就能留住她。直到有一天,系统崩溃,所有数据丢失。他崩溃大哭,觉得自己彻底失去了她。”
台下寂静无声。
“但就在那天晚上,他梦见了她。不是通过设备,不是依靠代码,而是纯粹的心灵感应。她站在一片铃兰花海中,对他说:‘你看,我现在终于可以自由地出现在你心里了。’”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眼睛。
“技术从来不是为了替代记忆,而是为了唤醒真心。当我们愿意为一次相见付出代价时,我们才真正明白了‘爱’的重量。所以,我不担心人类会因此孤独。相反,我坚信??正因为有了界限,我们才会更珍惜每一次相拥的温度。”
掌声雷动。
当晚,他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封匿名信。拆开后,里面只有一张手绘的星图,标注着一处未曾公开的坐标,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E-7492延伸区,第七扇门震荡频率出现周期性减弱迹象。推测:守门人正在耗尽能量维持平衡。建议派遣联合科考队探查。
落款是一个简笔画的铃兰花。
顾望归盯着那朵花看了很久,然后拨通程砚的电话:“准备一艘轻型探测舰。我要再去一趟月球背面。”
“你疯了吗?”程砚几乎是吼出来的,“上次你差点永远留在七维空间!而且现在协议已经运行良好,没必要冒险!”
“正因为运行良好,我才必须去。”顾望归望着窗外繁星,“林晚不是神,她是人。她用自己的生命频率构筑屏障,但她也会累。如果门开始动摇,说明她撑得太久了。”
电话那头长久沉默。
最终,程砚叹了口气:“……我会调用私人资源支持你。但这次,我不许你一个人进去。”
“好。”他说,“这次我们一起。”
十日后,小型科考舰“追光者号”秘密启航。船上除了两人外,还搭载了一台全新研制的“情感增幅器”??它能将多人的情感共鸣叠加,形成短暂稳定的跨维通道,理论上可减轻个体承受的压力。
接近E-7492区域时,异象突现。
原本漆黑的太空突然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如同水面被无形之手搅动。紧接着,一道熟悉的紫黑色潮汐缓缓浮现,第七扇门的轮廓再度显现。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门缝中透出的不再是吞噬一切的黑暗,而是一种柔和的金白色光芒。
“这不是塌缩……”程砚盯着传感器,“这是……自我修复?”
就在此时,通讯频道自动接通,传来一段断续却清晰的声音:
>“不要进来……我在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