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裁判,
却有无数双眼睛在听。
学院更关心的,
不是谁弹得最完美,
而是谁开始有了清晰的方向。
而江临舟很清楚,
他在李斯特练习曲这一场的演出,
不仅是完成一首曲子,
更像是要,
向别人说明,这段时间的自己,
到底走到了哪里。
这一切,更像是一场决赛前的预热。
不是流程意义上的,
而是状态上的。
在真正站上更大的舞台之前,
让你先站在这里,
把手放在琴键上,
用更慢的节奏,
找回你最初靠近音乐的方式。
他知道,
如果这真是一场考核,
那么每个人现在做的事,
早该更锋利、更功利。
会有人藏起曲目,
会有人只练最稳的一面,
会有人放弃探索,只求不出错。
但这里没有。
相反,老师们一而再地提醒他们,
不要把这当成比赛。
“你们如果只想着结果,
那你们永远会被结果牵着走。”
维拉曾在一次课后轻声说过。
“但音乐不是为了结果而存在。”
在这样的环境里,
很多人反而慢慢放下了那种习惯性的防御。
有人开始在排练中尝试更冒险的处理,
有人在原本的曲目里去几段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展示,
还有人干脆重新调整了演出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