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村呆了大概一两个星期,四人开了大大小小不下十次会议。
梁思燕虽还有艺术家的清高傲骨,但依旧从容不迫,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多的不做,也不少做。
宁又声打趣她是“老实人豁出去了”,梁思燕每每都回给她一道烟丝的忧郁。
因为宁又声和江聆都受不了烟味。
吴长春先生只在众人山重水复的时候跳出来给他们眼前折花摘柳,大多时间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写生、唱歌、跟孩子们玩、睡觉……
江聆和梁思燕了解他,于是不多打搅。
就这样一个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小分队,在一周之内做出了十五分钟左右的一部样片。
哪怕梁思燕还是会在背后跟丈夫吐槽“没深度、没内涵、没艺术性”,但就从关爱所试验的效果来看,还是成功的。
他们之中,有些会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动作,有些对动画不理不睬,依旧忙着自己的事儿,有些则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偶尔发出“咯咯”的笑。
好在,孩子们没有出现应激反应,这是最值得庆祝的事情。
宁又声和江聆自动画片开始播放和第一个孩子注意到时就提醒吊胆,在重播五次而并没引起什么大混乱之后,两人对视一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下山后的第一天,宁又声首先回到星愿。
“宁老师,您去哪里了呀?我们好想你。”孩子们围上前来,在她腿边,像一群小鸟儿,叽叽喳喳。
宁又声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布袋子,说是送给他们的礼物。
有孩子猜是苹果:“因为今天是平安夜。”
有孩子猜是袜子:“因为圣诞老人会往袜子里塞东西,”说着说着,她自己推翻了自己的结论,“但是上次接走汤圆的漂亮阿姨已经送过我们了,那双袜子又厚又暖……”
有孩子猜是糖果:“苹果太重,袜子太轻,都跟宁老师的袋子形状不太匹配。”
宁又声笑笑:“观察得很仔细嘛。”
她不再卖关子,在孩子们的起哄下拿了一堆哨子出来。
她说:“可爱吧,不过大家要用之前先洗洗哦,里面可能有些小木屑,别呛到——”
她话音未落,就有孩子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后果不其然被蟹钳夹了一道。
大家开始笑他,笑完就跟着宁又声到洗手池把哨子洗干净。
水冲洗着竹子,竟然隐隐泡出一阵清香。
宁又声闻到了,并且贪恋着这阵味道。
今天太阳很好,在冬天让人有脱外套的冲动——于是宁又声也这样做了。
阳光把人身上接连几日阴雨的潮湿晒干,也晒干了湿漉漉的竹哨子。
于是这个平安夜,星愿热闹得很。
热闹到黄院长有些烦,把孩子们的哨子都没收了,说是上音乐课的时候再还回去。
她在工位上收到了来自陈婧送的苹果,苹果底下垫了一张便利贴:虽然你已经有一个苹果了,但我还是要祝你平安夜平安!平安!平安!
宁又声下课抓到她,问了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你把陈允橙比作橙子我可以明白,但是为什么把江聆比做苹果?”
“当初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不就是苹果嘛,虽然我一直觉得爱上自己肋骨应该是同性恋起源,但终归,男人女人之间,那层薄薄的、一戳就穿的欲望,不就是苹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