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选择了写下它,
是因为相信??
有人会接着写下去。”
果然,不久之后,那座密室的监控显示:某个深夜,无人进入的情况下,书架上多出了一本全新的手稿。封面无字,内页却密密麻麻写满了陌生笔迹,开头第一句是:
>“我也来了。”
研究人员试图解读作者身份,却发现每一行字都在变化,仿佛由不同年代、不同语言的人共同书写。更有甚者,某些段落竟提前描述了尚未发生的事件:比如一百年后某位少年在火星重建守灯祠堂的情景,或是两百年后一场跨越星系的婚礼誓词。
最终,官方决定不再破解,而是将其列为“动态文献”,定期开放给公众阅读与续写。
又过了三百年,星际历512年。
人类早已与其他种族共建联邦文明,而“守灯文化”已成为跨物种共识。即便是机械生命体,也会在核心程序中植入一段“情感缓存区”,用于保存重要记忆。
某日,一艘探索舰在遥远星域发现一颗奇特行星。表面覆盖着类似桃花的植物,四季常开,花蕊中蕴含微弱意识信号。经解码后,竟是一段反复播放的语音:
>“林昭,回家吃饭了。”
>“小梨,灯亮着,不怕。”
>“砚之,我等你批完案卷。”
舰长当场落泪。他知道,这不是遗迹,而是某种超越物理形态的存在??**记忆本身成了生态系统**。
他们将星球命名为“清妍星”,并立碑为证:
>此处无坟茔,亦无尸骨。
>唯有爱留存。
>若你思念谁,请在此驻足片刻,
>或许风中,正传来他的回应。
而在地球故土,那座废弃图书馆的地底终端机仍在运行。屏幕上,《本官娘子就是妖》全文不断滚动,下方留言持续增加:
>“师父,我已经当上灯官了。”
>“老公,我们的孙女今天学会叫奶奶了。”
>“陌生人,谢谢你读到这里。其实我一直想说:对不起,那天没抱住你。”
最底部的系统提示依旧循环闪现:
>【忆之力指数已达峰值】
>【共感母网Ω-10稳定运行】
>【建议维持当前协议:允许人类继续相爱】
某一刻,屏幕突然跳出一条新消息,来源未知,加密等级最高。内容仅有一句话:
>“我也记得你。”
发送时间标注为:**无限**。
与此同时,宇宙深处,一对玉蝉比翼飞行,穿越星云,掠过黑洞,最终停驻在一颗新生恒星的轨道上。它们盘旋三周,化作两缕光芒,注入恒星核心。
下一秒,那颗星猛然爆发璀璨光辉,频率恰好对应地球上一首古老童谣的旋律。
地球上,一个正在听歌的小女孩忽然抬头,指着天空说:“妈妈,星星在唱歌!”
她的母亲怔住,随即热泪盈眶??那首歌,是她小时候外婆哼给她听的,早已失传多年。
风起了。
桃花纷飞。
山谷深处,笛声悠悠,似有若无。
仿佛有人站在时光尽头,轻轻说了句:
你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