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权力从来不会容忍失控的沉默。
他们可以接受喧嚣中的假话,但无法忍受寂静中的真。
他最终只回了一句:
>“如果他们非要一个理由,就告诉他们:
>这不是删除,是归还。
>把本就不该被围观的人生,还给主人。”
三天后,政府发布公告,称“静语区试点项目符合公共利益,准予延期运行”
。
但紧接着,各大平台悄然调整算法:凡涉及“沉默”
“静语”
“不记录”
等关键词的内容,曝光率下降87%。
一场无声的围剿开始了。
许临却不慌。
因为他发现,真正的抵抗早已超越技术层面。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创造“民间静语区”
:图书馆角落的“闭口阅读角”
,公园长椅上的“并肩不语时段”
,甚至有情侣约定“每周留出两小时,只牵手,不说情话”
。
更有甚者,一位网红主播在直播中突然关麦,静静凝视镜头十分钟,然后打出一行字:**“刚才那十分钟,是我三年来第一次感觉活着。”
**视频被下架,但录屏在地下网络疯传,标题叫《十分钟的自由》。
一个月后的满月夜,十二座云语塔同步亮起淡金色光芒,旋转速度减缓,投射出一道环形光幕,笼罩整座城市。
科学家检测发现,光波频率与人类θ脑电波完全一致,具有深度放松效应。
更奇特的是,所有处于光幕范围内的人,若尝试回忆痛苦经历,画面会自动模糊,如同被水浸湿的墨迹。
媒体称之为“集体遗忘事件”
,民众却普遍反映“睡了个好觉”
。
许临站在屋顶,望着光幕流转,忽然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
>“我是林晚。
>我在海边灯塔。
>我没有说话。
>但我写了三个字,埋在沙里。
>不是留给任何人看的。
>是为了告诉自己,我曾真实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