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局里来了个廖警官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张锦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月卢酒楼附近为数不多的几个监控探头拍下的模糊画面。

像素低得感人,车辆行人像是蒙上了一层毛玻璃,连基本轮廓都难以分辨。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增强画质,但软件能力有限,效果甚微。

那截在制冰机里发现的断手,其来源依旧迷雾重重。

“不行,”张锦揉了揉眉心,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却难掩疲惫,“清晰度不够,无法识别搬运可疑物品的人员。DNA比对那边,省厅回复说至少需要一周。”

廖繁春刚跟酒店的员工、供应商扯完皮回来,带着一身凉气。

她把自己摔进张锦旁边的椅子,椅子发出“嘎吱”一声抗议。“嘴皮子都磨破了,那帮人一个个都跟那锯了嘴的葫芦似的,问啥都是‘不清楚’、‘没留意’。”

她学得惟妙惟肖,带着点吐槽瞬间冲淡了室内的低气压。

姜琏琏从一堆化学分析报告里抬起头,面前摊开着对断手切割面残留物质的初步检测结果。

“切割工具很常见,可能就是市面上普通的电锯或者大型切割机,无法追踪来源。表面残留除了冰柜里的冰渣和水垢,还有极微量的…一种特制油脂,像是某种工业润滑剂,但成分有点特别,我需要更精密的仪器来分析。”

她叹了口气,有些沮丧,“在广城,这些本来不难的……”

一直沉默抽烟的王爱民王队,把烟屁股摁灭在满是烟蒂的烟灰缸里,站起身,保持那股稳坐钓鱼台的镇定:“行啦,都别杵在这唉声叹气的了。高科技那玩意儿指望不上,咱还有老办法。”

他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技术不够,腿脚来凑。从今天起,都给我动起来,下沉到社区里去!围绕月卢酒楼周边,所有商铺、住户、小商小贩,一个都别落下。修灯泡、通水管、帮大爷大妈扛白菜,啥活儿都干!咱人民警察,就得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线索,往往就藏在这些家长里短里头。”

廖繁春第一个响应,腾地站起来:“王队,这话在理!我这就去!”她天生就是个坐不住的,此刻提出走街串巷还真是说到她心坎里了。

张锦推了推眼镜,虽然她更擅长在数据海洋里抽丝剥茧,但也明白这是目前最务实的方法,轻轻点了点头:“明白,王队。我和琏琏会把现有线索再梳理一遍,再去走访,双方结合,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细节。”

姜琏琏苦着脸,小声哀嚎:“啊?还要走访啊?昨天帮三单元李奶奶通完下水道,我这胳膊现在还酸着呢……”那画面感极强,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走访工作远比想象中更琐碎,也更…接地气。

廖繁春如鱼得水,她那“原生态交流”成了最好的敲门砖。

今天帮东家看看漏风的窗户,明天听西家老太太絮叨半下午儿子的不孝顺,手里还经常被热心的大妈塞个苹果、抓把瓜子,丝毫不客气,一边嗑瓜子一边唠。

在不经意间,从“百天摆宴席”引向了“豪华的月卢酒楼”,再旁敲侧击“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生面孔或者可疑车辆”。

张锦和姜琏琏这边,则是另一种画风。

张锦逻辑清晰,问话条理分明,虽然不像廖繁春那样能迅速和人称兄道弟,但她认真倾听的态度,也能让一些谨慎的居民慢慢打开话题。

姜琏琏则发挥了她心细的特点,在帮忙修理居民家里老旧电器时,偶尔能发现一些与案件看似无关、实则微妙的生活细节。

几天下来,姜琏琏累得够呛。

晚上下班,几人聚到一块,姜琏琏几乎是瘫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嚷嚷着:“不行了不行了,再这么下去,我这点化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没派上用场,先成“社区金牌维修工兼情感咨询师”了!”

廖繁春笑着给她倒了杯水:“这叫融入群众,懂不?线索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嘞。”

张锦从书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笔记本,面上带着思考的神色:“我今天听路口修自行车的老大爷说,前段时间,总看到有不是送菜的车,深更半夜往酒楼后巷钻,车身上好像印着什么…‘南山’的字样?灯光暗,他没看清全名。”

“南山?”廖繁春眉头一挑,“这范围可缩了不少!明天咱就重点先排查带‘南山’字样的运输公司,当然其他也还是不能漏!”

虽然身体疲惫,但案件似乎出现了一线曙光。为了缓解连日的紧张和疲惫,廖繁春提议看个电影放松一下。

她神秘兮兮地拿出新买的碟片:“《心花路放》,新上映的喜剧片,听说可乐呵了!”

张锦原本打算继续研究案卷,但看到廖繁春亮晶晶的、充满期待的眼神,以及姜琏琏也一脸“求放松”的表情,便点了点头。

电影很热闹,笑点密集。

小小的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廖繁春笑得东倒西歪,毫无形象地靠在张锦身上。

张锦虽然笑得含蓄,但眼角眉梢也染上了轻松的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