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会儿,上道工序的工人没放羊毛衫下来。这条河流仿佛停止了生命的涌动,可谁也不知停在哪儿了,虞万林和方兰对视一眼,活动活动有些僵硬的手腕。
“你今天做得也挺快。”虞万林笑笑,在这段不算休息时光的难得闲暇里缓和一下气氛。
“我研究了一个新方法,昨天晚上我用我自己的毛衣练习几遍,用这个方法能快上不少。”方兰说着从纸箱里取出一件:“你看,它们从流水线传过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们先放上纸板,然后从中间叠,最后翻个面。”
方兰抬起头笑得灿烂:“这样是不是更快?差不多同时完成了检查和整理。”
虞万林看着她的动作,觉得这个比起自己的常规方法没快多少,而且搞不好会漏掉衣袖和衣服之间的检查。她不忍打消方兰的热情,点点头:“不错,检查没问题就行。”
方兰笑了笑,往四周看了看,突然问道:“对了,你知道在这当正式工的流程吗?”
虞万林不知道,她也没打算在这里长做,摇摇头:“不知道。”
两人谈话几分钟过去了,流水线上还是没有羊毛衫传送过来。虞万林坐的位置可以看到下线的张燕,也百无聊赖地等着。
直到厂房另一边传来窃窃私语,并且声音越来越大,后排的几人才察觉出不对劲。
“怎么停了?”一个声音问。
“毛线没有了!”
车间里乱起来,许多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有人大喊一声:“都静静!组长去找经理了。”
嘈杂的人声小了,变成了蜜蜂似的一团嗡嗡。虞万林听着,大概明白了事关重大:这种羊毛衫的混线是工厂特别定制的,缺了其中的部分毛线整条流水线都无法做下去。
“缺什么还能缺了毛线?”张燕大喇喇地问。
“你一个打包的肯定不知道啊,都说了是特别定制的线,是开始做之前王经理去谈完特意进的一批,和库房里的毛线都不一样儿。”
“颜色不一样?”
“定制的!是生产的时候棉花和纤维混合比例就不一样。”那人又嘀咕了一句:"还天天说自己以前是国营工厂的呢,这么简单也不清楚。"
张燕不吱声了。
虞万林回头,方兰正绞着手指往这边瞧。
“不会不用我们做活了吧?”方兰细细的声音好像被风一吹就倒的小草。
虞万林倒是不担心这个,她相信这个时代只要肯干,机会多的是。半个月的工钱本就算不得什么。眼下她想知道的是,工厂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她象征性耸耸肩:“不会吧。”
李彩榕和王经理进门了。李彩榕的嘴紧紧抿着,王新月描得很黑的眉头凌厉地拧着。
“那毛线都是按需定的,怎么会少?是不是放混了?把记录员叫来问问。”
离门最近的几个女工站起来:“不会的经理,这批毛线混好的第一时间我们就要过来了。而且因为我们这几天就要出货,所以一直在车间放着备用,都没入库呢。”
缝纫机背面的一大块泡沫板上,果然挂满了空毛线轴。
王新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转头看向组长李彩榕,上扬的语调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
“没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