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步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周边地市相关企业节约综合治污成本数以亿计,更能从根本上降低非法转移和倾倒的环境风险。”
严巡接过报告,没有立即翻阅,而是远眺着这片承载着巨大野心的土地。
风拂过他花白的鬓角,他的眼神深邃难明。陈青的这番阐述,将项目的意义从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提升到了区域环境治理和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这份格局,显然超出了常规的县域经济规划。
整个考察过程中,陈青注意到,那位在评审会上发言犀利的环保专家,在听到京华环境的技术方案和区域协同处理的构想时,眼中多次闪过认可的光芒,并不时与严巡低声交流。
考察结束,返回县行政中心的路上,陈青收到了李花打来的电话:“陈青,情况有点复杂。”
李花的声音透着严肃,“两件事。第一,之前关于你的受贿的谣言再次被翻炒,匿名举报信,直接寄给了考察组。”
陈青眼神一凝,果然还是有人坐不住。
“第二,”李花继续道,“网监部门和蒋勤那边联合溯源,已经锁定,最初发布和煽动舆论的IP地址,证据确凿,指向市委办的一位工作人员。柳市长意见,暂时按兵不动,收集更多证据。”
张淳的枪刚被打掉,支冬雷的箭又射了出来。
而且更加阴毒,试图在生活作风和经济问题上将他彻底搞臭。
市委办对自己有意见的,还敢在这个时候搅浑水的,都不用去猜就知道是谁了!
这场考察,既是项目评审,也早已沦为某些人打击异己的战场。
“我明白了,李姐。”陈青的声音异常冷静,“你按领导的指示办理,我这边会同步安排怎么处理。”
挂断电话,陈青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多线操作。
第一个电话就给市纪委副书记淡丹,希望她出具一份当初已经有了调查结果的结案材料,让人送到考察组驻地。
有了这份来自纪律检查机关的权威背书,瞬间就能瓦解举报信的杀伤力。
至于他到石易县工作,除了临西商砼之外,其余的事他连参与都没有。
想要嫁祸给他可不是说说就行了的。
而如果是非要扯上临西商砼的事,韩啸应该比他更着急。
而且,煽动这些的除了要搞垮他之外,对石易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汇报考察,完全不起任何作用。
他也相信严巡对这些会不屑一顾。
即便是陈青不在了,这份《构思》只要还在,谁来都一样。
所以,柳艾津既然说暂时不着急处理,陈青也就并不着急去应对。
和陈青估计的一样,严巡很清楚这些内斗的来源。
次来石易县收获太大,原本心里还有些犹豫,省里的硬指标要求,无异于是在要数据。
数据好做,但要做成实事可就不是凭借一份方案就能解决的。
《石易县县域经济发展构思》让省领导看到了光,然而严巡看到的却只是框架和概念。
在来之前,他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可来了之后,他从陈青这个县委副书记来主导汇报,以及完善的构思落地的方案,他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举报信乃至在汇报中张淳的反常以及后来石易县常务副县长董方和张淳的电话录音,就更加证实了他的想法。
这个年轻的干部,不仅在宏观规划上视野开阔,在具体的权力博弈中,也同样展现出了一种兼具原则性、灵活性与强悍执行力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