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找了树荫儿,三顺才徐徐道来:“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去年临江县不闹了一场洪水吗,咱桑园村地势高,洪水从咱村前过去了,就是地里的庄稼淹了不少,都闹灾了,能保住命就是造化,哪还顾得上庄稼啊,政府有救济粮发下来,怎么都饿不死,可那些地势低的就惨喽,别说庄稼,整个村都成了一片汪洋,就算洪水没没顶的,也都是土坯房,水一过就塌了,淹不死也得砸死,比那些洪水没顶的村子死的人还多,伤的也多,省医院县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下乡救灾,可大夫根本不够,咱们县长便亲自出来号召各公社的赤脚医生加入医疗队一起救灾,其实就算县长不号召,洪水刚发的时候归爷爷就去下洼村生产队了。”
下洼村,归南心道,光听这名儿就知道是个洼地,一旦发水,这种处在洼地的村子必然是灾情最严重的,老爷子还真是悲天悯人的一代良医,这么大年纪,赶上灾情还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
忽然想起自己问的好像不是灾情:“我怎么记得,我问的不是闹灾的事儿呢。”
三顺嘿嘿一笑:“你别着急吗,你定的那门亲事就是从这场洪水来的。”
归南没好气的道:“你不会告诉我,我爷爷救了个城里人,人家为了报答爷爷非娶我这个孙女儿吧。”
三顺:“你知道啊。”
归南愕然,自己瞎说的,不会是真的吧,想了想试探着问:“我爷爷给我定的亲事不会是医疗队的吧。”归南之所以猜医疗队,是因那时出现在下洼村的城里人,除了县委公社的干部就是下乡救灾的医疗队成员,干部应该不会那就只能是医疗队了呗。
不想三顺却道:“不是医疗队的,是个当兵的。”
当兵的?归南摇头:“怎么会是当兵的?”
三顺:“省里县里派下来的医疗队只能治病,真正救灾还得靠咱人民子弟兵,离着咱们县不远就有军营驻地,一发水就直接调过来救灾了,我爹说下洼村那边儿带队的是个副连长,挺年轻的,好像才二十五,别看人家是连长却没架子,直接跳下去堵洪水,水是堵住了,这位连长也病了,高烧不退,医疗队那些省医院县医院的大夫赶紧输液,不想这越输越不好,眼瞅着人要不行,惊动了部队的团长,带着军医到了下湾村,可军医也治不了,这时,下湾村生产队的队长就提起你爷爷,说是四里八乡有名的神医,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你爷爷这儿都能药到病除,团长就让警卫兵请了你爷爷过去,然后你爷爷就把那副连长治好了。”说到这儿停下,从书包里掏出水瓶子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
归南:“你不会要告诉我,这位副连长病好之后,为答谢我爷爷的救命之恩,就提出要娶我这个孙女啊。”
三顺:“差不多吧。”
归南瞪他:“什么差不多,快说。”
三顺:“这位副连长倒没说娶你的事儿,只说要报恩,然后你爷爷就说,他这辈子就你一个孙女,他活着的时候还好,等不在了担心没人照顾你。”
归南都不知该说什么好,这跟自己知道的老神医人设严重不符啊,从四里八乡的好名声就知道老神医品行高洁,绝不会挟恩求报,让人副连长给当孙女婿儿,属实有些强人所难。
更何况,三顺刚说这位副连长才二十五,二十五就当上副连长能是一般出身吗,部队可没这么好混,除了能力军功更重要的是背景,而且,一个副连长得病竟然惊动团长亲自带着军医下来,背景用说吗。
要是自己没猜错的话,这位副连长的背景相当深,这样的人又怎会为报恩答应娶个乡下姑娘呢,就算老爷子提出来,也只会觉着荒唐。
想到此不禁道:“他答应了?”
三顺点头:“答应了啊,不然你哪有城里的婆家。”
归南:“他就是随口应付爷爷的吧,不然怎么不见他来桑园村。”
三顺:“这个应该怪不得他,听我爹说,去年洪灾过后他的部队就换防了,估摸离得远不方便。”
归南哼了一声:“平常不来勉强说的过去,我爷爷去世都不来,可见根本没把这事儿当真。”
三顺:“部队的事儿不好说,许是赶上有什么紧急任务,就算想来也来不了。”
归南:“那这么重要的事儿,怎么爷爷提都没跟我提过。”
三顺挠挠头:“会不会是你忘了,你跳,哦,不,落水后不是有个不记事的后遗症吗。”
归南被他一句话噎住,这还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己说不记事是怕露馅儿,谁想三顺在这儿堵自己呢。
想了想:“那你知不知道这位副连长所在部队的番号,现在在哪儿驻扎?”
归南一连串的问题,把三顺问的只摇脑袋:“这些我可不知道,就知道有这么回事儿,说起来,这件事儿还是去年你回桑园村跟你爷爷闹起来,才传出来的,先前可没几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