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吃过学校食堂的,都知道大锅饭的水平。
哪怕是手段再高明的厨子,一个但把小炒的铁锅换成几十人份的大锅,水平也会直线下降。
如果用这种大锅连续做上一年半载,再高涨的热情也都磨尽了,“敷衍”就会成为永恒的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口味偏重,刺激性较强的菜色,自然而然就会脱颖而出。
以香辣著称的川渝菜,就是这样逐渐占据光禄寺的食物链顶端的。
虽然徒南薰下六部衙门外开了个平价食肆,但四皇子新入朝,未免给人留下把柄,这几个月一直是在光禄寺吃饭的。
原本不爱吃辣的他,在光禄寺大锅菜的摧残下,如今和王妃郭氏的口味非常契合,俗称——无辣不欢。
郭氏看着丈夫亲手夹了一块肉片放在自己面前的小碟子里,满脸都是幸福的笑意。
她拿起象牙箸,挟起那块肉片放进自己嘴里,慢慢地咀嚼品尝。
说实话,味道很一般,远远比不上他们府里专门请来的大厨。
可这块肉经过了四皇子的手,吃进郭氏嘴里,就充满了爱情的酸臭味,就算是把瑶池宴上的美味珍馐端到她面前,她也不会多看一眼。
“好吃吗?”四皇子期待地问。
“嗯。”郭氏点了点头,红光满面地说,“四哥推荐的,自然好吃。”
说着,她就亲手给四皇子斟了一杯酒,柔声道:“你不太能吃辣的,快喝杯酒解解辣。”
和她一比,四皇子的确不太能吃辣。
夫妻二人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周围充满了恋爱的酸臭味。
坐在斜对面的齐妃看着儿子和儿媳如此恩爱,脸上的笑容根本就没下去过。
她自入宫以来就宠爱平平,从来没有享受过夫妻恩爱的滋味。
从前她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如今她的儿子享受到了,齐妃只觉得扬眉吐气,前半辈子所受的苦都值了。
齐妃挺了挺胸脯,傲视在座的所有嫔妃。
先皇后早逝,二皇子的母亲贤妃也是早逝。
如今还健在的嫔妃里,只有她的儿子娶了媳妇,日后也必然是她头一个抱上孙子。
只这一点,就足够她骄傲了。
坐在她上手的丽妃见状,不屑地撇了撇嘴,暗道:若非我入宫晚,岂容你们母子耀武扬威?
坐在她下手的淑妃就从容多了。
淑妃没有儿子,唯一的女儿又夫妻和美,自成婚之后小夫妻两个就有商有量的,从来没红过脸。
作为母亲,淑妃早已心满意足,根本不在意后宫纷争。
再者说了,虽然她的宠爱不是后宫第一,却是后宫之中的长青树,内务府从来不敢怠慢她。
她的女儿女婿也孝顺,在宫外得了什么稀罕玩意儿都会给她送一份,淑妃的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日子顺畅了,心态自然就好了。
淑妃已经是三十四五的人了,最近这半年却是越发的容光焕发,行事更加从容自在,也让为了前朝事焦头烂额的天子,更爱到她的玉泉宫中来。
这突如其来的翻红,让原本的第一宠妃丽妃妒忌不已。
但丽妃没有宫权,淑妃却是掌权的宠妃,她就算妒忌也无可奈何,只能暗地里摔几个瓷器,掐几下宫女。
三对公主驸马全程缩减自己的存在感,他们开席前就相互调换了位置,河阳公主与徒南薰一左一右伴着东昌公主。
凡是席面上有大寒大热之物,不等东昌公主身边的婢女提醒,姊妹两个就招手让人撤下去了。
一开始段贵妃还担心女儿,但关注了一会儿,见她两个妹妹把她照顾得极好,不由心下宽慰,想着日后可要好好答谢淑妃与惠嫔。
惠嫔便也罢了,原本就唯段贵妃马首是瞻,只是段贵妃当年盛宠时,与淑妃之间门有些龃龉。
不过随着两人年龄渐大,当年那点小摩擦,-->>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