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之前也说过,郑博文说自己是“无知”、“不学无术”,所以才会这么说。林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质问郑博文,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郑博文要是直接说他认可了林逸,那岂不是说他是一个“无知”、“不学无术”的人了?但是,如果他不同意林逸的话,那就等于是和皇帝皇帝和陈造作对了。两个人都觉得林逸说的没错,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郑博文的脸一下子就黑了,通红通红的,就跟他刚刚跑了好几里路,满头大汗一样。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闭上了双眼,躬身行礼:“臣赞成摄政王之言。”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颓废之色,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自己的脸面算是丢尽了,以后在朝中,只怕是没有什么威望了。脸皮厚一点的,说不定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多待上几年,要是脸皮薄一点,那就干脆去乞讨一具骷髅,然后退休算了。
林逸冷眼旁观,对于郑博文,他没有任何的怜悯之心。
世间之事,大抵便是如此,你敢挡在我前面,就要做好被人砍了的觉悟,何来怜悯之说?
“韩先生的情况如何?”林轩问道。
在郑博文被质问的那一刻,韩东华就已经意识到,这件事他是逃不掉的。所以,在听到林轩的问话之时,他连忙跪倒在地,道:“臣乃户部侍郎,掌管天下钱财,对商人之事
应该了如指掌才对。没想到,我的知识这么肤浅。我知道我已经不适合做户部尚书了,如果我继续做下去,只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难,所以我想请陛下允许我回去。”
林逸微微一愣。
韩东华还真是个爽快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郑博文好歹也是礼部侍郎,主要负责的是科举、外交等方面的事务,不太懂这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还算可以接受。至于户部,那就是负责赋税、财政、粮食的部门了,就像是未来的商业部、税务局一样。韩东华是财务部的人,但是被林逸这么一说,他就彻底的失去了在官场上的地位,就算他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也会被人说成是一个不要脸的人。
这种行为,对于一个注重名誉的读书人而言,无异于自寻死路,倒不如就此隐退,好歹还能留下一个“知廉耻”的官名。
“准奏。”林轩没有任何迟疑,淡淡道。
“多谢陛下厚爱。”韩东华再次躬身行礼,久久不起。
大厅里一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个梦幻般的现实所震撼,久久无法回神。
有没有搞错?礼部侍郎和户部侍郎联手弹劾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摄政王,结果摄政王安然无恙,反倒是他们两个,一个身败名裂,一个退位让贤……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自己犯了什么忌讳?
程万启与秦怀两人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色。
太好了!平日
里,他们这些不懂文学的武者,总是被文官们逼得下不了台,最后还得靠着自己的资历和拳头硬撑着,才能逃过一劫,现在,他们这些武者中,怎么会有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他说的头头是道,三言两语就把一众官员给忽悠住了。这不是很爽吗?
老实说,程万启这点见识,还真是搞不懂这生意和江山有何关系。不过,林逸这么一说,冯笑笑也不得不承认,做生意,的确是一件好事。很显然,林逸的话很好理解,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程万启心中向着林逸,但是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这是一种经验。他一直谨记着自己作为一名武将的职责。他知道,自己平日里说几句风凉话,皇帝陛下是乐见其成的,但在这种与自己无关的大事上,还是要保持沉默的好。
一来他对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所知,能不插手就不插手,二来他对林轩、陈造这些老油条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若是真出了什么事,他们也拿不定主意,那程万启还不如乖乖闭上嘴巴,做个懦夫,免得被训斥。
林轩没有任何的迟疑,就同意了韩东华的辞职申请,然后对林逸使了个眼色。
这一眼,让林逸有一种被猎物盯上的感觉,就像是一只被猎物盯上的狐狸。
林逸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林轩说道:“重农和重商的政策,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不过,你这番话,却给了我
很大的启发。”
林逸立刻说道:“不敢不敢,属下刚才说的话,不过是……”
林轩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让林逸闭嘴。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林逸顾忌皇权,总不能因为和皇帝的交情而出尔反尔,所以只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户部掌管着整个国家的钱财和粮食,对商业方面的事情,自然要了如指掌。”林轩道。
一直在群臣面前装死的戴胄站了出来,抱拳说道:“陛下说得对。”
大哥林轩见自己的弟弟如此配合,心中甚是欣慰,他点了点头,说道:“摄政王既对经商之道有独到的见解,那我就在这里宣布,暂时在户部设置一个‘参赞’,没有官阶,也没有薪俸,暂时由他代为主持,为户部诸位大臣解释经商之道。玄胤,你怎么看?”
戴胄斩钉截铁道:“臣附议。”
“臣附议。”众人异口同声。陈造和程万启等人,更是喜出望外,偷偷的打量着林逸,不怀好意。
林逸的眼中闪过一丝惊骇之色,他的脑海中,只有一句话在回荡着:我靠,上当了!
一瞬间,将韩东华、郑博文都打翻在地的喜悦,荡然无存。
不得不说,林轩很聪明,将“顾问”的位置说的很好,让林逸连推辞的机会都没有。
林逸刚才口若悬河,将两个左相府的人都说的哑口无言,这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要突出做生意。好吧,那林轩就认可了经商的重要性,认可
了经商的价值,认可了大离的繁荣。既然如此,户部想要更多地了解商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毕竟,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只是,现在的问题是,户部对于商业方面的知识,该由谁来辅助?